古汉语中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什么(古汉语中使动用法的特点是)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古汉语中使动用法的特点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古汉语中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什么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一种常见的活用法。所谓“使动”,简单地说就是“使宾语动”,是含有“致使”意义的用法。古汉语中常见的使动用法主要有这三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如使动用法和名词的如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我们都知道,动词通常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如果它带了宾语,宾语常常是这一动作行为的对象,而动词的使动用法却不是这样,它不是以宾语作为动作行为的对象,而是使宾语做出这一动作行为。如: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左传.宣公二年》),该句中的“杀”和“羊”是一般的动宾关系,“羊”是“杀”的对象,而“食”和“士”则不能这么理解,“士”不可理解为是“食”的对象,即“食士”不是“吃士”,而是“使士食”。这里的“食”就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都可以和宾语构成使动关系,但总体来说,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常见。如:(一)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二)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韩非子.十过》)。以上两个例句中的“生”和“入”皆为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活”,“使......入”。
有时候,动词没有带任何宾语,但根据上下文意思也能看出是使动用法。如:没死以闻。(《战国策.赵四》)中的“闻”没有带宾语,但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是“使.....知道”,这时候我们把它译成现代汉语时,动词需译成使动用法才符合文意。
(2)形容词用如使动用法: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词,它通常是用作定语来修饰后面的名词,但是当它在句中用如动词并是使动用法的时候,它就不是修饰后面的词语,而是拿后面的词语作宾语,使宾语出现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一)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赵四》);(二)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三)夫定国之术,在于疆兵足食。(曹操:《置屯田令》)。例一中的“尊”为形容词,在该句中用如使动。这里的“尊”并不是当形容词来修饰后面的“长安君之位”而是把“长安君之位”当作其宾语,就是“使长安君之位尊”的意思。例二、例三中也同理,其中的“正其衣冠”就是“使其衣冠正”,“疆兵足食”是“使兵疆,使食足”的意思。
有时候,形容词用如动词后没有带宾语,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是要译成如使动。例如: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例句中加红色的“小”和“大”都是形容词,其后并没有宾语,由于”可“字后面加动词,因此它们这里被用作如动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看出是”使鼻小“、”使鼻大“、”使目大“、”使目小“的意思,因此是形容词的如使动用法。
(3)名词用如使动:所谓名词用如使动,就是某一个名词不仅用如动词,而且跟动词的使动用法类似,也具有”致使“意义,不过它是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例如:(一)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二)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韩非子.难一》)例一中”王“前面有连词”而“与动词”怜“连接起来,后面有代词”我“作宾语,因此这里是用如动词,是”做王“的意思,而且根据上下文可知是如使动用法”使我为王“。;例二中”相之“就是”使之为相“的意思,这里”相“名词用作如动词且为如使动用法。
有时候,方位名词也可以用如使动,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位行动。如: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而不信苏子矣。(《战国策.燕一》)这里的”东“是表方位的名词,”苏子“为其宾语,这里“东”用如使动,意思是“使苏子往东”。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古汉语中使动用法的特点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