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壤团粒结构(为何说团粒结构是土壤结构中好的结构)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团粒结构”才是土壤最理想的结构!不懂这个你是要吃亏的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什么是土壤团粒结构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为什么都说微生物菌剂能够改良土壤?
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主要基质。作物的产量、质量与土壤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大家都说要搞好种植,而土壤最理想的结构就是团粒结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土壤结构。
土壤是一个疏松多孔的体系。它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所构成。土壤的固体物质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两部分。液体部分是指土壤的水分,它保存和运动在土壤的孔隙之间,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土壤的气体部分是指土壤的空气,它充满在那些没有被水分占据的孔隙中。其孔隙分大、中、小三种。其中,大孔隙叫充气孔隙。大孔隙不宜太多,太多了水分容易跑掉,小孔隙的孔径太小,不利于植物的透气和扎根。中孔隙也叫持水孔隙,这种孔隙越多越适宜作物的生长,就象我们人体的皮肤一样,保水性、透气性越好就越健康。
团粒结构是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这种结构体表现为团粒间为大孔隙,团粒内为小孔隙,大小孔隙同时存在且比例适当,总孔隙度高,无效孔隙少。
团粒结构土壤的重要性
当土壤中出现各种不良情况,以及出现恶化的土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团粒结构在不断减少。团粒结构是世界公认的最佳的土壤结构。我们一直倡导菜农培育健康的土壤,目的是让土壤拥有更多的团粒结构。因为团粒结构有着最佳的水、气、热、肥等因素的协调能力。
团粒结构最理想的粒径在0.5-10毫米之间,大小孔隙均匀,结构稳定,有着“小水库”、“小肥料库”之称。
团粒结构是土壤的“小水库”
把团粒结构比喻成土壤的“小水库”,是因为团粒结构有着良好的协调水分和空气的能力。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由于团粒间大孔隙增加,大大地改善了土壤透气能力,容易接纳降雨和灌溉水。水分由大孔隙渗入土壤,逐步进到团粒内部的毛管孔隙中,使团粒内部充满水分,多余的水分继续渗湿下面的土层,减少了地表径流和冲刷侵蚀。所以这种土壤不像粘土的不渗水,又不像沙性土的不保水。大孔隙中的水分渗完以后,空气就能补充进去。团粒间空气充足,团粒内部贮存了水分,这样就解决了水分和空气的矛盾,适于作物生长的需要。雨后或灌溉后,团粒结构的表层土壤水分也会蒸发,表层团粒干燥以后,与下层团粒切断了联系,形成了一个隔离层,使下层水分不能借毛细管作用往上输送而蒸发,水分得以保存。团粒结构使土壤变成了一个“小水库”。
团粒结构是土壤的“小肥料库”
“小肥料库”的作用就是既能够贮存养分,又能够或快速或长效地释放养分。团粒结构可以很好地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积累之间的矛盾。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团粒间大孔隙供氧充足,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因此团粒表面有机质、矿质养分等分解快而养分供应充足,可供植物利用。团粒内部小孔隙则相对缺乏空气,微生物活动缓慢,一些厌氧微生物进行嫌气分解,有机质分解缓慢而养分得以保存。团粒结构外部分解得越快,内部空气就越少,分解也就越慢。所以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由团粒外层向内层逐渐分解释放养分,这样一方面既源源不断地向植物供应养分,另一方面,可以使团粒内部的养分积存起来。因此起到了“小肥料库”的作用。
团粒结构有着对温度及酸碱度的缓冲性能
团粒结构内部水分保持得好,干湿度变化稳定,那么土壤的温度变化就越小,所以团粒结构多的壤土的温度变化比不保水的沙土低,夜间却比沙土高。土温稳定,就有利于植物生长。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土壤温度变化小不仅可以降低对根系的影响,同时对整个棚室提供了稳定的夜温。
团粒结构中包含一定量的有机弱酸,它们可以起到对酸碱度的良好平衡。酸性土壤,氢离子浓度大,铁铝氧化物多,这些有机弱酸可以与铁、铝离子结合,释放出氢氧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起中和反应,从而降低了土壤酸度。对于碱性土壤,这些弱酸可以与过量的碳酸钠、钙、镁盐等发生反应,降低土壤的碱性。
土质疏松、耕性良好。
团粒结构的土壤土质疏松,易于耕作,宜耕期长,耕作质量好,种子易于发芽出土,根系易于伸展,出苗整齐。
维持较高的土壤生物多样性。
由于团粒结构的土壤大小孔隙同时存在,且比例适当,水气环境多元、物质能量供应多元,这为不同大小体型、好氧厌氧生活习性的动物、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这对于农业生产而言,由于其较高的生物多样性而为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肥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总而言之,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有着水气、养分供应与积累协调、耕性良好、根系生长良好的特性,是农业丰产稳产的重要保障。因此,它是土壤最理想的结构,其多少,是土壤肥沃的重要标志。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团粒结构”才是土壤最理想的结构!不懂这个你是要吃亏的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