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葡萄白腐病是什么症状(葡萄白腐病的防治方法)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葡萄白腐病:年年发病年年防,不想烂果减产就这样做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葡萄白腐病是什么症状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目前全国多地都是高温高湿的气候,葡萄在这个时候极容易出现病害。葡萄白腐病又称水烂,穗烂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病将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葡萄白腐病:年年发病年年防,不想烂果减产就这样做

北方产区发病时的果实损失率15-20%,严重时高达60%以上,甚至绝收。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发病更加严重。

葡萄白腐病发病原因

葡萄白腐病由半知菌亚门盾壳霉属真菌引起。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病残组织中越冬,果园表土中及树上的果穗、叶片和枝蔓的病残体,都可成为病害的初次侵染源。

葡萄白腐病:年年发病年年防,不想烂果减产就这样做

散落在土壤表层的病组织及留在枝蔓上的病组织,在春季条件适宜时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由伤口、蜜腺、气孔等部位侵入,经3~5天潜育期即可发病,从幼果期至成熟期,病斑不断散发分生孢子引起重复侵染。

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最高温度为35℃,最低温度5~12℃,分生孢子在13~34℃均能萌发。

葡萄白腐病发病规律

1、分布地区。华东地区一般于6月上中旬开始发病,华中地区为6月中旬,华北地区在6月中下旬,而东北地区则在7月。发病盛期一般都在采收前的雨季,也就是7~8月。在南方,谢花后7天始见病穗,出现第一次高峰;7月中旬后进人盛发期,为第二次高峰,以后随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每次雨期便可出现一次高峰。

2、降雨量。葡萄白腐病发生与雨水有密切的关系。初夏时降雨的早晚和降雨量的大小,决定了当年白腐病发生的早晚和轻重。降雨次数越多,降雨量越大,病菌萌发侵染的机会就越多,发病率也越高;雨季来得早,发病也早,暴风雨、雹害过后常导致大流行。

3、高温高湿季节。高温、高湿多雨的季节病情严重,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当气温26~30℃时病原萌发率最高。由于白腐病菌是从伤口侵入的,所以一切造成伤口的因素如风害、冰雹、虫害及摘心、疏果等,均有利于病菌侵入。特别是风害的影响更大,每次暴风雨后常会引起白腐病的严重发生。

4、排水与土壤。近地面处以及在土壤黏重、地势低洼和排水不良的条件下病情严重。此外,葡萄在酸性土壤上较碱性土壤上种植也易感病。

葡萄白腐病表现形式

白腐病主要侵害果穗,也侵害新梢、叶片等部位。叶片多在叶缘或破损处发生,初呈污绿色至黄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逐渐向叶片中部蔓延,并形成深浅不同的同心轮纹,干枯后病斑极易破碎。

葡萄白腐病:年年发病年年防,不想烂果减产就这样做

果实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其穗轴和小果梗最易感病。初发病时产生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的病斑,呈腐烂状,发病1周后,果面密生一层灰白色的小粒点,病部渐渐失水干缩并向果粒蔓延,果蒂部分先变为淡褐色,后逐渐扩大呈软腐状,以后全粒变褐腐烂,但果粒形状不变,穗轴及果梗常干枯缢缩,严重时引起全穗腐烂。

葡萄白腐病:年年发病年年防,不想烂果减产就这样做

葡萄白腐病防治方法

1. 清园消毒。

秋冬季结合休眠期修剪,彻底清除病果穗、病枝蔓,刮除可能带病原的老树皮;彻底清除果园中的枯枝蔓、落叶、病果穗。果园土壤深耕翻晒。生长季节田间侵染发生后,结合管理勤加检查,及时剪除早期发现的病果穗、病枝蔓,收拾干净落地的病粒,结果部位尽可能提高到40cm以上。

2. 采用深沟高畦栽培。

尤其是南方多雨地区宜采用深沟高畦栽培,畦间沟深40~50厘米,园地四周沟深50~60厘米,有利于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生长,培养健壮树体,提高抗病力。

3. 增施有机肥和钾肥。

增施优质有机肥,同时亩施生石灰30-75千克改良土壤,生长季追肥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适当控氮增钾,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4.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000-4000倍液,或20%戊菌唑水乳剂5000-7000倍液,或30%戊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5天喷1次,连续3~5次。

5. 土壤消毒。

在发病初期可用50%福美双、硫黄粉、碳酸钙,按1:1:2比例混合,拌匀撒于地面每亩撒1~2千克,或硫黄石灰混合粉,按4:6比例混合,每亩3~4千克。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葡萄白腐病:年年发病年年防,不想烂果减产就这样做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