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道德经第十五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句子(道德经第几章讲团队精神)

导语:道德经第十五章 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

豫呵其若冬涉水②,犹呵其若畏四邻③,严呵其若客④,涣呵其若凌释⑤,敦(dūn)呵其若朴⑥,混(hùn)呵其若浊⑦,旷呵其若谷⑧。

浊而静之,徐清;安以重(zhòng)之,徐生⑨。

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⑩。

词句注释:

①善为道者:善,善于;为道,知“道”、行“道”,知行合一,知行依“道”,即《道德经》第十四章所讲“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②豫呵其若冬涉水:豫,计划,准备,意为谨慎、小心、慎微。豫呵是在事情还没来的时候要小心而有准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若冬涉水,像在严冬过河,如履薄冰。

③犹呵其若畏四邻:犹,警惕戒惧;犹呵是指事情完成时要警惕戒惧,不能马虎大意。若畏四邻,指我在中央,担心四邻合攻,意为不敢大意轻松。

④严呵其若客:严,庄重严肃;若客,如出门见客、做宾客。

⑤涣呵其若凌释:涣,散开,意为生机活泼;若凌释,如冰凌融化了一样。

⑥敦呵其若朴:敦,淳厚朴实;若朴,像未经雕琢的素材。

⑦混呵其若浊:混,本义水势盛大,意指胸怀宽广;若浊,指像河海能容纳百川,不弃浊水

⑧旷呵其若谷:旷,本义空阔,意指虚心谦逊;谷,同“谷神不死”之“谷”,意虚;若谷,指像深山的空旷幽谷。

⑨浊而静之,徐清;安以重之,徐生。

浊:本义是水不清、不干净,在此意指躁动不安、妄欲妄为;静之,使之安静,“静为躁君”;徐清,清、浊相对,慢慢变清,意指回归清净无为的状态。

安:本义平静、稳定;安则易轻,故“重之”,即使之变得厚重,“重为轻根”;徐生,慢慢地生发,即无不为。

⑩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盈:满也;不欲盈,不追求自满;

敝:本义为陈旧、老旧,在此意为守住根本;

成:本义为完成,成即盈满,盈满则外溢,成则坏,物极必反;

不成,即没完成,没成则会继续“徐生”,生则为新,新生不息。

是以能敝而不成:所以才能守住根本而一直新生不息。

经文今译:

古时善于以道知行之人,达到了微、妙、玄、达的境界,其境界高深而难以认识。正是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只能勉强来形容他:

他在事情没来之时就有所准备,其谨小慎微的样子,像在严冬过河时一样如履薄冰;

他在事情完成之后仍然不放松,其警惕戒惧的样子,像担心四邻合攻一样不敢马虎大意;

他庄重严肃的样子,像出门在外做宾客;

他生机活泼的样子,像冰凌融化了一样;

他淳厚朴实的样子,像未经雕琢的素材;

他胸怀宽广的样子,像河海能容纳百川;

他虚心谦逊的样子,像深山的空旷幽谷。

他能使躁动不安、妄欲妄为的人安静下来,回归到清净无为的状态;安定清静下来之后,使人修道得以厚重,慢慢地生长万物而不争。

他能保持此道而行并且不追求自满,唯有不追求自满,才能守住根本而一直新生不息。

本章解读:

本章是对善于为道之人的描写。

1、老子之道玄之又玄,为道之人“微妙玄达”,老子虽“强为之容”,但仍然不吝笔墨,用了七个句子来形容为道之人。笔者译完经文之后,发现毛泽东在1937年,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题写了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高度凝练,完美诠释了老子笔下的为道之人,现叙述如下:

紧张: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谨小慎微、警惕戒惧;

严肃:严呵其若客;庄重严肃;

活泼:涣呵其若凌释,敦呵其若朴;生机活泼、淳厚朴实;

团结: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胸怀宽广、虚心谦逊。

现代伟人与古代圣哲,隔空相望,心有灵犀!

2、为道者即然如此“微妙”,其“玄达”之处在哪里呢?老子说了:“浊而静之,徐清;安以重之,徐生。”这十二个字的逻辑是这样的:

知浊而后能静,静而后能清,清而后能安,安而后能重,重而后能生。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儒家经典《大学》)

《大学》接着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看来圣人之言相似相通之处颇多,不同的是老子用了十二个字,《大学》用了二十六个字。

3、为道者其“深不可识”在于:“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为道者保道不欲而不自满,敝而不成而新生不息。

4、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为道者并非深不可识,并非远离常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人,他为道不欲,精进不息。人人都是为道者,人人都可善为道。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姿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