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后周太祖郭威简介(后周太祖郭威陵)

导语:后周太祖郭威,属于“前人栽树,他人乘凉”,成就大宋一统

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郭威栽树他人乘凉,乘凉的不是儿孙,却是养子柴荣。柴荣亦是栽树者,乘凉的不是儿孙却是结义兄弟赵匡胤。赵匡胤亦是栽树的人,乘凉的不是自己儿孙,却是自己兄弟赵光义。但严格意义上讲郭威、柴荣都是栽树人,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却只是窃树人。

后周太祖郭威

郭威从没想过要当皇帝,但功劳太大,惹皇帝忌惮,被众将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成为后周开国之君,称周太祖。

一、郭威功有多高

郭威,生于公元904年,妥妥的将门之后,其父为后晋顺州刺史郭简。不几岁时,郭简为刘仁恭所杀,母亲带着他往潞州途中又不幸辞世,为姨母韩氏收养抚育成人,又妥妥的苦命的娃。

公元922年,年十八时,投潞州节度使李继韬为牙兵。因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常携《阃外春秋》读之,深为李继韬所欣赏,多有小过,常常迁就,大过杀人,亦为之开脱。李继韬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所灭,庄宗以郭威为亲兵。

公元926年,李存勖因听信皇后刘氏不予赈济,引起兵变被杀,李嗣源为帝。在此变故中,郭威逃亡,娶庄宗的妃子柴氏(柴氏估计因刘皇后专宠,都未必被皇帝临幸过),然后追随后晋石敬瑭、杨光远,最后投刘知远,以兵两千大败契丹,为刘知远器重,便一生追随刘知远南征北战,也一路被重用提拔,成为刘知远左膀右臂。

公元947年,后晋为契丹所灭,刘知远在郭威等拥立下称帝,建立后汉,郭威以佐命之功,累迁检校司徒、枢密副使、天雄军节度使,镇守邺城。不久,刘知远驾崩,郭威和苏逢吉同受顾命,拥立刘承祐即位,为后汉隐帝。郭威官拜枢密使,掌管全国的兵权。当时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后汉屡次出兵讨伐,均无功而返。

948年,刘承祐命郭威率兵出征。郭威至河中,立栅筑垒,分兵围困之。李守贞屡次突围,均被挫败,相持日久,城中粮尽。郭威遂四面攻打,一举破城,李守贞自焚而死。赵思绾、王景崇相继归降,风雨飘摇的后汉政权转危为安。之后,郭威北伐,大败契丹,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节制。

郭威在军,接待宾客时,宽袍大袖,风度儒雅;临阵杀敌时,衣着短袖,与士卒同(“临矢石,冒锋刃,必以身先”);士兵立功,即予厚赏;士卒受伤,亲身慰劳;不管谁提意见,皆虚身和色待之;即使有人得罪了他,也不介意,故深受众将士爱戴。

刘承祐自即位,除了郭威对新君尊重有加外,这些功臣大臣们,自恃功高,根本就没把这个新皇帝放在眼里,听不进郭威劝不说,反而飞扬跋扈,刘承佑成功诛杀了杨酚、史弘肇、王章三位辅政大臣及其亲随,灭了三人的满门,对郭威也心存忌惮和猜疑。950年,刘承祐与亲信密谋,诏令马军指挥使郭崇诛杀宣徽使王峻、郭威等;诏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欲一举铲除前朝旧将。不料李弘义反以诏书密示于王殷,王殷立即向郭威告急。

当时,郭威的心腹都建议他立即起兵,推翻忘恩负义的刘承祐,但郭威认为是皇帝身边有奸臣,他应该规劝,以“清君侧”的名义带兵回京,杀掉奸臣。他采用魏仁浦之计,伪作诏书,宣称刘承祐令郭威诛杀诸将,以使群情激愤,推举郭威起兵讨伐,以“清君侧”。

刘承祐见郭威起兵造反,全然不听太后令其与郭威和好的召令,亲率大兵迎战。郭威率兵渡河,刘承祐派开封尹侯益、保大军节度使张彦超、客省使阎晋卿等率兵抗拒郭威,又派宦官瑽脱侦察郭威的动向。瑽脱被郭威军抓住,郭威叫瑽脱奏请刘承祐把李业等人缚送军中,刘承祐拿着郭威奏章给李业等人看,李业等都说郭威的反状已明,就把郭威在京的家属全部杀死。郭威家族的所有成员都被推上刑场,其中有郭威的两个儿子,柴荣的三个儿子,“婴孺无免者。”

后汉军大败,刘承祐死于乱战之中。郭威带兵入京,觐见太后,请太后临朝听政,拥立刘氏宗室、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突报契丹南下,随即率军北上抵御,途经澶州时,士兵发动兵变,黄袍加于郭威之身,拥立郭威为主,这样众将士才能免于被后汉秋后算账。郭威遂返回开封,迫太后授为“监国”,夺得国政。951年,称帝,建国号大周,都汴梁。

郭威征战

二、郭威所做的栽树工作

郭威建国后,即致力于革除唐末以来的积弊,重任有才德的文臣,一改梁朝以来军人治理模式。

以儒教治理天下。他亲赴曲阜拜谒孔庙、孔墓,造访其后裔,提拔其为官,示以尊崇孔子,以儒教治天下,奠定了治国的思想基础。对大臣们说:“我出身行伍,不曾师从学问,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有益国利民方术,尽可奏来。文字宜实勿饰。”

减轻赋税和刑罚。悉罢原所收I的“斗余”、“称耗”、“羡余”等额外税收,极大减轻农民负担。诏“罪人非反逆,无得诛及亲族,籍没家赀”,一改后汉以来之“窃盗一钱以上皆死,非反逆往往族诛籍没”,改后汉以来“贩卖私盐、曲无问多少抵死”为“以斤两定刑有差”,极大减轻了刑罚。

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中原由户部管理的营田务,积弊很多。租牛与农,数十年后“牛死而租不除,民甚苦之”,郭威素知其弊,遂悉罢营田务,以其民隶属州县,其田、庐、牛、农具并赐予佃农为永业,悉除租牛课。这样极大调动受益农民的积极性,努力恢复和发展生产。有人建议出卖肥沃的营田可获利数十万缗以资国,郭威道:“利在于民,犹在国也。朕用此钱何为?”

留心搜罗治国人才。郭威所任用的魏仁浦、王溥、李毂、范质等都能忠于职守,遵守法度,君臣合力,逐渐改革弊政,北方地区经济、政治形势趋向好转。

整顿朝纲加强中央集权(皇权)。刘知远异母弟泰宁节度使据兖州反,先派兵征讨,随后亲征,杀慕容延超等,巩固政权。大臣王峻恃功不逊,干涉皇权,不忍诛,贬为商州司马。“震主之危”的王殷,乘其入朝予以贬杀,为义子柴荣即位扫清障碍。

崇尚节俭,仁爱百姓。他对丞相王峻说道:“朕出身贫寒,尝尽人间疾苦,也历经国家灾难,如今成为皇帝,怎么敢为自己的私欲,而拖累天下百姓?”他一再减免百姓赋税,自身杜绝奢华,将宫中珍玩宝器和豪华用具全部打碎,道:“作为皇帝,怎么能使用这些东西?”

公元954年,郭威病重,自知难以恢复,召义子柴荣前道:“我不行了,你赶紧派人给我修建陵墓,不要让灵柩在宫中太久。陵墓务必从简,不能惊动扰害百姓,不要用过多工匠,不要令宫人守陵,不用在陵前立石人石兽,只要纸衣装殓、瓦棺做椁就可以了。安葬后,招募附近30户百姓,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让他们守护陵墓。陵墓前立一块碑,写上这几句话~我平生节俭,遗诏令用衣瓦棺。”又告诫柴荣:“我从前西征时,见唐皇十八座陵寝统统被发掘盗窃,都是因为陵寝里藏了金银珍宝的缘故,而汉文帝一贯节俭,就简单地安葬在霸陵,陵墓到今天还完好无损。你到了每年寒食节,可以派人来扫我墓,如果不派人来,在京城里遥祭也可以。但是,你要派人在河府、魏府各葬一副剑甲,在澶州葬一件通天冠绛纱袍,在东京葬一件平天冠衮龙袍。这件事切不可忘了。”接着他大封群臣,命柴荣即位道:“我观当世文才,莫过范质、王溥,二人并为丞相,你有好辅弼,我死也瞑目了。”当晚郭威死于汴京宫,年51,死后庙号为太祖。

柴荣则继承郭威之志,被誉为“五代十国第一名君”,成就更过于郭威,可惜英年无疾早逝,可惜仍然是栽树之人,父子二人却都成就了赵匡胤,大宋实现一统。

柴荣

本文内容由小纳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