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洞庭湖为什么不是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是我国第几大淡水)

导语:曾经是中国淡水湖面积第一的洞庭湖,为什么现在成了一条洞庭河

说到中国的淡水湖,如今有“中国五大淡水湖”的说法,这“五大淡水湖”分别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呼伦湖。而这五大淡水湖有四个刚好正处于长江流域当中,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长江流域的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所以四大淡水湖分布在长江流域,不足奇怪。

现在五大淡水湖面积排行榜

现在五大淡水湖面积排行榜

那么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哪个呢?现在是江西的鄱阳湖,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很早以前,这“中国第一淡水湖”的名头还是湖南的洞庭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这段话出自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描写的就是洞庭湖。可想而知,当年的洞庭湖,其面积有多么大,号称是“八百里洞庭”,可是如今呢?时过境迁,现在的洞庭湖分割为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大通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部分,俨然成为了一条“洞庭河”。

洞庭湖卫星图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是中国第一淡水湖的洞庭湖成了一条“洞庭河”呢?

有人说是人为的原因,这还的确如此。随着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由北方转到了南方,再加上人口的迁移,使洞庭湖区域的人口急剧增多,人一多,粮食就要多,自然而然就强化了对耕地的需求。于是乎,洞庭湖的围垦运动遂进入急剧膨胀阶段。

侵占湖沼淤地,筑堤围田,广裹千里。

这就是南宋时期,洞庭湖围田的境况。

到了明代,据史料记载:

有明276年中,共筑堤33处,建基134座,大部分坐落在北部的华容、安乡、和南部的常德、汉寿、益阳、湘阴等地,其中60%以上修建于明中期以后。

随着水域变成农田,湖广地区开始在全国的米粮市场中奠立起不可忽视的地位,于是就有了【湖广熟,天下足】这样的谚语。

到了清朝,荆江大堤溃决,形成藕池、松滋、调弦、虎渡等荆江四口分流入洞庭湖的局面。从此,泥沙源源不断地从四口入湖,使湖区淤积速度明显加快,以致【洲渚日高,湖底日浅】。

为此,清廷竟宣布:

“已淤洲地,势不能以人力强为疏浚复还为湖,流寓民人,亦断难驱逐资遣致令失所。”

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破罐子破摔了,干脆就让在洞庭湖划疆定界、招民围垦。

洞庭湖水域分布图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32年,据《湖南地理志》所述:

“湖身渐淤渐狭,田埂更推更广。昔之渺渺洞庭,今以南阡北陌,一望皆田。”

1825年还是仍6000平方公里面积的洞庭湖,到了1932年,你知道还剩多少面积吗?只剩下4700平方公里!将近一百年里,整整消失了1300平方公里,这缩小的速度有够快的。不过这还没有完,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就仅仅只有4350平方公里。而当时的鄱阳湖有多少面积?5053平方公里。毫无意外,中国“第一淡水湖”的称号自然落到了鄱阳湖的头上。

最后,有人可能会担心,再这样缩小下去,洞庭湖会不会彻底消失?应该是不会,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还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除非发生大的地质或气候环境变化,我相信洞庭湖是不会消失的,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