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语的跨句表述现象是什么(诗语的跨句表述现象的句子)
导语:诗语的跨句表述现象
诗语的跨句表述现象
格律诗因为篇幅的限制,为了在逼仄的四个或八个平仄句式(律句)的篇幅中叙述完整的事件,构建表达作者主观情感意愿的宏阔意象,因而通常都会字字高效、句句满载地安排语义信息。因此便形成一首绝句或律诗的每个平仄句式在句子信息结构上通常就是一个话题/述题完整的表述结构,对应在句法上就是一个或几个有句法谓语中心的结构体(即主谓结构或省略主语的主谓结构)。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1,/遥看瀑布挂前川2。飞流/直下三千尺3,/疑似银河落九天4。这里表述2的话题承前“香炉”省略,表述4的话题承前“飞流”省略,因而四句各自都是一个话题/述题完整的信息表述结构。
但是我们却又在一些诗中发现了跟上述格律诗信息结构一般规律不同构句现象,即以两个平仄句式去构成一个话题/述题的信息表述结构。表现为前一个平仄句式作表述的话题,后一个平仄句式作述题,因而它在信息表达的安排上就显得相对宽适,而不像一般律句那样力求信息密集紧凑。如: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词》)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白居易《燕子楼》)
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白居易《后宫词》)
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武昌妓《续韦蟾句》)
惟有妖娥曾舞处,/古台寂寞起寒烟。(刘瑶《阖闾城怀古》)
这些诗句,由于话题、述题分别安排在前后相连的两个平仄句式中,因而它们的形式都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即避免了一般的格律诗句在一个平仄句式中安排一个信息表述结构,造成话题经常被省略或隐含的窘迫,因此跨句安排信息表述,其信息内容展现充分完整,信息推出从容而节奏舒缓,前后相继,前促后舒,给人一叹双迭的美感。
更重要的是,表述的话题、述题被前后两个平仄句式隔开,使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的传递有了一个听觉或视觉上的时空跨度,话题、述题的联系便出现了跨越时间空间的流动感,因此诗语跨句表述非常适合表现已知信息、新信息穿越时间跨越空间的意象转换场景和情思,反映世事沧桑中的人情巨变和广阔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心绪聚焦。所以在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里,我们似乎触摸到了一代豪强在时代烟尘中衰落的巨大变迁;而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表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诗人在社会动乱大背景下个人流离的轻声孤吟,这便是跨句表述具有的信息推出的流动感带来的表达便利吧。关键就是格律诗的律句形式被信息表述内容跨越所产生的效果吧。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