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唐朝有什么有特色的食物或者饮食讲究吗英语(唐朝的食物主要有哪些)

导语:唐朝有什么有特色的食物或者饮食讲究吗?

主食类

饼类食品

在唐人的主食结构中,饼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唐朝麦类作物种植广泛,为饼类主食的推及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当事人们以饼配菜,构成了日常主副食的基本模式。在北朝以前,饼是除面糊以外的各种成型面食的总称,其范围远比现代饼类食品的范围要广,比如馒头称蒸饼,面条称汤饼,唐朝人虽保持了这种传统称谓,但对饼类的区分较前代更为详细,史料记载唐朝饼名有蒸饼、煎饼、胡饼、曼头饼、薄夜饼、喘饼、禾尞(前两个作为一字,这个字实在打不出来)丸饼、浑沌饼、夹饼、水溲饼、截饼、烧饼、汤饼、煮饼、索饼、鸣牙饼、糖脆饼、二仪饼、石敖饼等等,多达几十种,这在前代是不多见的。在饼类主食中,唐人食用最多的是蒸饼、煎饼、胡饼、汤饼。

蒸饼

唐代的蒸饼在广义上包括各种上笼蒸熟的面食,其中包括现代的馒头,属于发酵面食。当时的蒸饼可以单纯用麦面制作,也可以包含各种调料。唐人日常就餐,常以蒸饼作主食。就连皇家食品,其中也有蒸饼。蒸饼还广泛流行于唐朝的饮食市场,成为面食推销者和购买者都百般垂青的食物。

煎饼

据史料记载,唐人多食煎饼,并且每家每户都能制作。唐人把煎饼当作了节令美食。而煎饼也是儿童们喜爱的美食。唐朝市店中售卖主食,其中也有煎饼。但是迄今为止没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唐时煎饼做法的文献,所以有关加工方法,我们尚且不得而知。

胡饼

唐代流行胡饼,并成为一种饮食风尚(╮( ̄▽ ̄")╭唐朝流行的饼也太多了吧)自汉以来,胡饼传播与中原各地,进入百姓家庭。在唐代,胡饼一般是在炉中或其他类似炊器中烤熟的饼。白居易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白居易作此诗正在忠州,忠州胡饼按京师式样制作,饼从炉内烤熟,含油,饼上有芝麻。这是唐代胡饼的典型模式。当然,胡饼亦能用蒸法制作。作为主食来讲,胡饼在唐朝极受欢迎。市间食店,大多把胡饼当作必备的主食品种。遍及全国各地,胡饼随处可见。

汤饼

唐朝汤饼,是指水煮面条或面片一类的食物,与北朝的炊食模式大致相当。当时亦称为索饼、水溲饼、馎饦。按北朝的时期的馎饦,一般做成薄片形状。唐代博托与北朝形状大体相似。在唐人的饼类主食中,汤饼一直采用水煮模式。有唐一代,汤饼花样繁出,活跃在唐人饮食领域之中。唐人还有伏日、生日专门吃汤饼的习俗。唐人重食疗,因而医家又把汤饼视作食疗保健的有效手段。唐人吃冷面,当时称之为‘冷淘"。《鉴诫录》卷四记载前蜀时冯涓与王锴行酒令,王锴令曰:“乐乐乐,冷陶似馎饦”,这说明冷陶与馎饦大体一样。而唐代的冷陶也有若多的花色品种。如《全唐诗》卷二二一杜甫《槐叶冷陶》云:“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人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等,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比珠。”这里吟咏的是用槐叶为配菜的冷面。唐以后,冷淘广为流行,后来人们才称其为冷面、凉面。

包馅面食

馒头

馒头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发酵面食,它的形成还有一段传说呢。相传在三国时期,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于是诸葛亮便亲自带兵去征伐孟获。那时,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特别重而且那里的泸水还有毒。诸葛亮的手下便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按照当地人的做法,就是要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然后用他们的头去祭祀泸水的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了,可是他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他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用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代替“蛮”头当作祭品去祭祀河神。后来,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我们北方。由于“蛮头”太吓人了,所以聪明的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称为“馒头”。唐朝的馒头,在某种意义上属于蒸饼的范围。然而,唐代馒头大多包馅,而且一般包肉馅,与单纯的面食蒸饼不一样。因此在古代,属于包馅面食。

馄钝

唐朝的包馅面食,以混沌最为常见。有关馄钝的制作,唐人多有记叙。《食医心鉴》记载了一种野鸡肉馄钝,作法是;以野鸡一只,治,如常作馅,溲面皮做馄钝,熟煮。当时,制作精良的馄饨,还可以成为一代名食。

饺子

饺子的名称不见于唐朝史籍。据估计,唐代的饺子与馄钝同时流行,即使在边远地区亦是如此。可能最初的饺子还没有独立的名称,只作为馄钝的一个附属品种。宋朝以后,人们才用"角儿"一词来专指饺子。

不要以为我打欠字了啊,这种面食的名字就叫馅,或者可以叫它全名,馂馅。是一包馅面食,类似与今天的包子,宋初已广为食用,唐朝时则初见踪迹。宋朝的馒头、馅、包子同为带馅面食。馒头一般包肉馅,馅包素菜,包子则馅料随意。所以唐五代的馅可能也是素馅。《清异录》记载,四月八日专食“指天馂馅”此日乃佛门节日,寺僧食之,必然为素馅面食。

唐朝的时候,吐鲁番人已经吃上香喷喷的馄饨了,这从考古发现得到了证实。1959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就出土了几个馄饨,质地为小麦面,长约3厘米,宽1.9厘米,虽然已经不很“新鲜”了,但它们是中国乃至世界迄今最古老的馄饨实物了,一千多年来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其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米类食品

米类食品是指粒食食品。唐朝时,虽然麦类食品逐渐进入主食领域,但创痛的粒食仍然保持了较广的食用范围。唐人粒食谷物,多烹制成饭和粥,有时也做成粽。

唐人将谷物烹熟,称之为饭。在稻米产区,人们使用稻米饭。在栗米产区,人们食用栗米饭。米饭是唐朝人不可缺少的主食。

稻米饭

稻米饭的使用范围最广,唐人食用时,一般辅以菜肴。如果烹以鱼类菜肴,那便是米饭的最佳配伍了,唐人为此垂意犹深。所以以菜配米饭,是唐人粒食时的主要方式。

栗米饭

除稻米外,其他谷物也可做饭,唐朝的小食店,通常为就餐者供应各种栗饭。

饭就介绍这两种主要的吧,其余还有很多,有时间再补充。

米类主食除了饭以外,还有粥为之辅助。这也是唐人粒食的常用烹调方法。一般来说,粥为辅助性的主食,花样繁多。

胡麻粥(芝麻粥)。当时很喜欢在饭里加芝麻,诸如王维的“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粥里也少不了啦,于是就有了胡麻粥(芝麻粥)。

寒食麦粥。寒食节的时候,据《唐六典》,公务员们的食谱里有寒食麦粥。至于民间,寒食节的时候多吃冷粥。

杏仁饧粥

冷粥味道不大好,所以吃杏仁饧粥就很普遍。做法是“寒食三曰,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按玉烛宝典,今人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别以饧沃之”(《邺中记》),简单说就是大麦粥加上磨碎的杏仁,加上饧(麦芽糖)。

而且唐人食疗,以粥食为最佳方式。唐人的食疗粥品多达几十种,都是以米为粥,配入物料,以达到健身治病的目的。所以粥在唐人的米类主食中,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粽在唐朝原是一种节令食品,又称角黍。唐朝时,人们制作粽,主要还是自己食用,不再像之前一样投江祭贤。因此端午节食粽者甚多。在唐代,粽子的形状已经很多,有角粽、菱粽、筒粽、秤砣粽、锥粽等。后来,粽子逐渐由节令食品向饮食市场扩散,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现在是不是觉得唐朝人的饮食很丰富呢,但别忘了,这只是主食部分而已,有时间再更新唐朝各种饮品以及肉鱼果蔬和调味料。

本文内容由小莉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