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要与时俱进什么意思(要与时俱进的经典语录)

导语:“礼学”也要与时俱进

今天“王庶文讲坛”将接着对“礼学”进行讨论,这是我对“礼学”讲解的第几篇文章,我自己都有一点乱不清了,不过这不能怪我。我遵循的原则是既然要讲一个内容,就要讲他讲透,所以不得不分为几篇文章,如果您感兴趣,欢迎关注。

我们先进行简单的复习:第一、“自我推销与自由恋爱”都是“非礼”的行为;第二、唐朝盛行科举以后让很多读书人都在考与不考之间纠结不断;第三、礼仪的本质是矜持,作用是“以礼设防”。

“知行合一”因何发生?

科举属于自我推销的一种方式,在制度上鼓励大家“自媒”,这让一大部分读书人产生了认知失调。人面对自己内心疾病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做出心理调节,总要自我安慰一方,否则集体社会的精神分裂谁也受不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聪明人从儒学中找到了“经、权”转化的理论,他们认为:“经”就是原则,“权”是灵活变化,我们既要有原则,也要懂得变通。虽然儒家最高纲领“礼学”不允许我们“自媒”,但是为了更高的追求,实现真正的“礼教天下”,变通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很有今天鸡汤文:“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那么就改变心态”的腔调。这样必然带来一个副作用,原来的经典不再是真理,转变为了通往光辉彼岸的桥梁,在唐宋时期还好,到了明清,所有读书人都看清了这座桥其实拆起来并不困难。

当全社会都弥漫这种心态的时候,一些死心眼的人实在是看不惯。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王阳明。他的“知行合一”也由此发生,如果我们只是从学术角度去看王阳明,会发现他的学术实在是经不起推敲,甚至近乎荒唐,这个内容“王庶文讲坛”已经讲过三篇,大家有兴趣可以翻阅。

他那么讲,其目的就是要改变那种心口不一的社会现象,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王阳明确实是一个笃信实践的社会活动家。今天稍微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其逻辑能力远超明朝时期的古人,所以我们今天理解王阳明,实在困难,动不动就与“玄学”、“成功学”联系在一起,实在是遗憾。

现实与理论的脱节

我们今天说起王阳明,第一感觉就是“阳明心学”的开创者,是一名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如果我们将视角切换到明朝,会发现王阳明的学术声誉完全是来自“礼学”,这其实是有点另类的,因为理学三大经典《礼仪》、《礼记》、《周礼》都非常晦涩难懂,毕竟科举那么多年了,读书人更愿意去钻研以“四书五经”为首的教材,而忽略其他经典。

“礼学”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社会在变,人们穿衣吃饭的各种细节,使用的各种器物都在变化,越往后“礼学”就越让人感到陌生。就如同我们今天的汉服婚礼,如果真的按照“礼仪”操作,那么纯粹就是扯淡。

“礼学”既有“洪范九畴”这样的意识形态纲领,也有接地气的实际操作,再更进一步说“宗法社会”到了明朝早就解体了,原来的“礼不下庶人”逐渐往“礼下庶人”的方向发展,把“封建制度”下那套贵族的行为操守,普及到老百姓身上,实在是不太合适。

从这一点我们不难分析出,其实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还有改变“礼制”,与时俱进的含义在里面。

宋朝的与时俱进

早在宋朝司马光和朱熹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政府总会有顾虑,如果把礼仪搞得太简化,自然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口实,说这不符合古礼,那里过于草率等等。所以宋朝推行的《五礼新仪》实在把老百姓难为死了。

如果按照这套规范,一般人家根本置办不起婚丧嫁娶所需的器物,最要命的是这套规范里的行为操作实在困难,谁上东边台阶,谁上西边台阶,谁先迈腿,谁后迈腿,先迈哪条腿,后迈哪条腿都一一规定,半点不能错,我们可想而知当时人生活有多么不自在。

这套规范最终还是被废弃了,倒不是说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突然良心发现,而是引起了两个谁也惹不起的人严重不满,先是司马光,他率先编订了《司马氏书仪》,里面虽然还存在不少古礼,但是相较《五礼新仪》已经简化很多,所以流传很广。

后来朱熹又将《司马氏书仪》的内容再度进行简化形成了《朱子家礼》,这本书的出现才算是彻底解放了穷苦百姓,让他们不再受繁琐礼仪的折磨,在当时算得上是第一等接地气的典范,一切从俗从简。

比如在以前女子嫁人以后,要等三个月才能拜祭祖宗,承认这个女子是夫家的人,朱熹大笔一挥:“三个月,吃错药了吧?”直接改成三天;再比如少年的成人礼,如果按照《礼仪》规定,要用《周易》算出吉日,才能行礼,朱熹也说:“扯淡,随便一天就好了”。

人心向简,大道至简,最终《朱子家礼》大行其道,成为了民间大部分的礼仪规矩。如果当初没有《朱子家礼》的出现,儒家的地盘很有可能早已被佛、道两家瓜分殆尽,朱熹在某种程度上守住了儒家不小的地盘,它的影响力至今依旧存在:我们熟悉的祠堂就是《朱子家礼》的创新。

元朝统治以后,中原文化对外吸收了蒙古人的养分,百姓的生活方式在变,社会的结构在变化,但是明朝依旧有很多食古不化的人存在,比如嘉靖皇帝作为旁系继位后,就因为称呼自己的父亲,应该叫“爸爸”,还是“叔叔”的问题与大臣们争论不休,所以王阳明很有从“礼学”上重新制定“礼制”的想法。

这也是“知行合一”发生的契机之一,“知道”的事情不是不愿意做,而是“做不到”。不过,遗憾的是王阳明并没有司马光和朱熹那样的学术素养,只是喊出一句“天理即是人欲”,这让很多人产生了误解与曲解,关于这个内容就留给下一篇吧。

好了,“关于礼学是如何与时俱进”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三点:第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针对“科举”的“自媒”导致读书人认知错位所发,其中也有让“礼制”与时俱进的思想;第二、“礼学”在宋朝面临理论与现实脱节的情况;第三、《朱子家礼》真正做到了“礼下庶人”。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