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恐龙无处不在》教学后记怎么写(《恐龙无处不在》教学后记300字)

导语:《恐龙无处不在》教学后记

《恐龙无处不在》是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相对读起来比较专业,自然也就比较枯燥,所以在学习和理解的时候稍微有一点点难度。

本课的学习,我安排了一课时,稍微有一点点紧张。是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完成的:

1、《恐龙无处不在》这样的标题是不是向我们昭示了文章是在介绍恐龙的分布呢?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说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浏览全文理清文章的层次,寻找逻辑关系。

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补充:“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3、文中是如何从“恐龙无处不在”最终得到“大陆漂移说”的?(本节重点亦是难点)

文章第二部分先列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作者并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恐龙像搭乘航船一般来到了南极。

而后文章简明地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泛大陆先是分成四块,然后大部分继续分裂,于是,“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4、本片课文中渗透了涉及到哪些学科,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和相关性?

只要稍作分析,便可得出涉及到生物学,地质学,考古学等相关门类的科学。为帮助学生理解,于是我就拿语文课给学生举例子。“大语文”教学,除了要教授语言文字写作之外,本单元的说明文里面,我还给同学们讲了相关的物候知识,今天的课文涉及到地质学,生物学等。有些知识点同学们不太懂的,老师要进行专门的一个讲解,其实这也就是一个学科融合,也算是科学之间的一个互相影响。

5、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列数字: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如“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打比方:语言及生动形象,又明白如话。

如“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举例子:具体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如“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个所有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

又如,文章的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也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科学论断。

小结部分再次给学生明确标题《恐龙无处不》是一个表象,而深入到这个事件背后的实质就是地球板块的运动即“大陆漂移说。”今天的课后面有点紧,稍微拖了下堂才把问题处理完,以后要让学生自己从文本中学习逻辑推理的能力。

本文内容由小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