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李白哪两句诗以景写情(李白的什么两句以景)

导语:李白这首诗前六句写景,尾联却写情,前后脱节了吗?

我是沉于古诗,为您解读古诗的感情脉络,让您了解古诗中的感情表达方法。

李白的《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很多朋友应该都读过。

这首诗前六句都在写景,只有尾联抒情。

乍一看,前面的风景和后面的抒情好像没什么关系,很容易让人产生前后脱节的感觉。

有人认为,这只是一般的怀古诗,这座楼是谢眺建的,所以诗人结尾时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

那么,这首诗真的前后脱节了吗?诗人真的只想描写风景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今日的宣城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写作背景: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飘荡四方,此诗作于公元753年(或公元754年)秋,诗人约53岁。

谢眺,南齐诗人,曾任宣州太守,此诗中的谢朓北楼就是由他所建。

1、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

山:指陵阳山。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宣城美得像一幅画,天色渐晚,我登上谢楼远望晴空。

前两句很简单,我们只讲两点。

(1)江城如画:诗人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宣城风景的喜爱之情。

(2)点明时间和天气。

从诗题“秋登”二字,我们知道是秋天。

从“山晚”二字,我们知道是傍晚。

从“晴空”二次,我们知道天气晴朗。

从这两句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描写的是宣城秋天傍晚的美丽景色。

我们来看后两句。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两水:指宛溪、句溪,这两条溪在宣城的东北相会,绕城合流。

双桥: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

(1)“明镜”怎么理解?

很显然,溪水上不会真的有明镜,这是比喻。

那么,明镜有什么特点?

明,明净,说明水清澈。

而秋天的水更清澈,这一句是描写秋天的景色。

(2)“彩虹”怎么理解?

我们知道秋季一般很少出现彩虹,一般是夏季的雨后才容易出现彩虹。

而且现在天气晴朗,并不是雨过天晴,更不可能出现彩虹。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

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两句前后对仗。

很有可能和明镜一样,“彩虹”也是用来比喻某一个事物。

我们想一想,傍晚时分,桥上有什么东西会“落”下,而且看起来像彩虹?

这应该不难想象了吧,彩虹是用来比喻晚霞。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凤凰桥和济川桥上的晚霞看起来很美丽,像彩虹一样。

这是借喻的手法,描写的是傍晚的景色。

彩虹

(3)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大家看,这两句分别从秋天和傍晚,描写了景色的美好。

简单说就是这样:

秋天的溪水很清澈;

傍晚的彩霞很美丽。

看到秋日的傍晚,景色很美好,诗人会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不用细想,诗人心中肯定是喜悦之情。

那么,秋日傍晚的景色,是不是只有美好呢?

我们来看下两句。

3、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村落升起的炊烟,让橘柚看起来更寒冷;深沉的秋色,让梧桐树看起来更老了。

(1)炊烟怎么会让橘柚看起来更寒冷呢?

我们来分析这几个词。

炊烟,是傍晚的景色。

寒,是寒冷的意思,但橘柚不可能会感觉到寒冷,所以我们可以判定这是拟人化的手法,应该是诗人感觉到了寒冷。

橘柚,是秋天才成熟的水果。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诗人看到了傍晚的炊烟,看到秋天的橘柚,感觉到了寒冷。

简单点说就是,秋天傍晚的景色,让诗人感觉到了寒冷。

秋天梧桐叶

(2)秋色怎么会让梧桐看起来更老呢?

我们知道,梧桐叶在秋天会慢慢枯黄,然后再掉落。

所以诗人看到了枯黄的梧桐叶,认为它变得更老了。

但梧桐就真的变老了吗?

它明年肯定还会长出新叶,对吧?

所以这里的“老”字,也是一种拟人化的手法,应该是诗人感觉到自己更衰老了。

(3)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秋天傍晚的景色,让诗人感觉到了寒冷。

秋天傍晚的景色,也让诗人感觉到更衰老。(诗人当时已经50多岁,在古时已经是晚年。)。

这很明显,诗人有悲秋的情绪,也就是说,诗人此时心中产生了一丝伤感之情。

大家注意看中间四句的景色描写。

前两句是写秋天傍晚的景色,景色美好,诗人很喜悦。

后两句也是写秋天傍晚的景色,但是寒冷,诗人很伤感。

不管是喜悦之情,还是伤感之情,都与秋天傍晚的景色有关。

也就是说,诗人从喜悦转到伤感,并没有前后脱节,而是通过秋天傍晚的景色,把前后的感情连在了一起。

宣城山水

4、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谁会想到在北楼上,我正在秋风中怀念谢眺呢?

(1)诗人为什么怀念谢眺呢?

我们先看诗人和谢眺有多么共同点。

李白,自认有才,被权贵所排挤,离开都城长安,沉浸于山水中。

谢眺,也很有才,也是被权贵排挤,离开都城建康,到宣城任太守,其实也沉浸在山水中。

你们看,他们俩是如此相似,这就是李白怀念谢眺的原因。

(2)为什么用“谁念”呢?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诗人在秋风中怀念谢眺,这谁又能想到呢?

这是一句反问。

这就是说,谁能够明白诗人为什么会怀念谢眺呢?

我们刚才已经分析了,他们都是因为被权贵排挤,不得不沉浸于山水中。

所以诗人用“谁念”两个字,就是想说,没有人能够想到他会怀念谢眺。

也就是,没有人能够懂得他现在的心情。

(3)诗人现在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

前两句,诗人心中有感叹年老的伤感之情。

而现在,他又想到自己被排挤,只能沉浸山水,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

所以诗人心中的感情就是,身已年老但壮志未酬的悲伤之情。

宣城山水

5、整首诗的感情脉络

首先,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宣城秋天傍晚景色的喜爱之情。

其次,诗人通过借喻的手法,表达了看到秋天傍晚的美景后,心中的喜悦之情。

然后,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表达了看到秋天傍晚的景色后,心中产生了伤感之情。

结尾,诗人通过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身已年老但壮志未酬的悲伤之情。

大家看,这首诗前四句写喜悦,后四句写悲伤,但并没有前后脱节。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

1、诗人在开头用“山色望晴空”,暗示了“秋天傍晚的景色”。

2、而“秋天傍晚的景色”,恰恰就是连接前后两种感情的桥梁,诗中所有的景色都是围绕秋天和傍晚来描写。

正是因为以上两点,诗人的感情才能够很自然地,从喜悦之情过渡到伤感之情。

这种行文思路是不是很巧妙?

您学会了吗?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您的耐心阅读!

我是沉于古诗,为您解读古诗的感情脉络,让您了解古诗中的感情表达方法。

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我,每天我都会为您解读至少一首古诗。

本文内容由小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