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下雨时鸟儿为什么不回鸟窝躲雨为什么很少见到(下雨了鸟为什么不躲起来)

导语:下雨时鸟儿为什么不回鸟窝躲雨?为什么很少能见到鸟儿的尸体?

打雷要下雨,下雨要打伞!我们都知道下雨了要躲雨,而最好的躲雨场所是家里。鸟儿们下雨天也会躲起来,但它们躲雨的地方通常不是鸟窝。

那么,它们为什么不回鸟窝躲雨呢?不回鸟窝又会去哪里呢?又为什么在生活中很少能见到鸟儿的尸体?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1、鸟窝不是鸟的家

看到这个标题是不是很诧异,鸟窝不是鸟的家?没错,大部分鸟类都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它们四海为家,鸟窝只是鸟类繁殖时的临时居住地,是用来孵化和养育小鸟的地方。

我们看几个例子就明白为什么说鸟窝不是鸟类的家了:

比如最常见的鸟窝是杯状巢,鸟儿用泥土、粪便、树枝等材料搭建一个杯状或者碗状的外形,在里面铺上绒毛、干草等细软,一个舒适的鸟窝就搭建好了。但这样开口向上的鸟窝,并不是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好场所。

再比如那些拥有巢寄生习性的鸟类,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大杜鹃了,它们将自己的鸟蛋产在其他鸟类的巢穴之中,让宿主鸟帮助孵化和育雏,自己却可以节约大量的精力,以产下更多的卵。

再比如帝企鹅,它们生活在南极,每年繁殖季节都会返回出生地寻找配偶,繁殖后代。不过在严寒的极地世界里,帝企鹅并不筑巢,因为在零下40℃的环境里,筑巢也没用,而且那里也没有筑巢的材料。它们将卵产在脚上,并放进育孵化袋中进行孵化。

所以你看,虽然大部分鸟类都有筑巢的习惯,但这些巢穴的防雨效果并不好,这也就意味着依靠巢穴躲雨是不现实的,巢穴也不是它们的家。

事实上,鸟儿只有在繁殖季才会筑巢,并暂时有一个固定的栖息场所,它们在食物与巢穴之间往返,孵化鸟蛋,喂养雏鸟。

可一旦雏鸟长大到能飞的阶段,成鸟便会放弃鸟巢,带着孩子们一起游历四海,那些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更是带着小鸟长途跋涉,飞往另外一个地方越冬。

那么为什么鸟类不把鸟窝当作家呢?因为鸟儿一旦以鸟窝为家,它们的活动范围就会受限,要知道每天觅食结束后飞回鸟窝,是需要耗费体力的,这不利于鸟类的生存。

所以鸟儿四海为家,飞到哪里就吃到哪里,只有在繁殖季节时,才搭建一个鸟巢来养育雏鸟。

2、下雨时鸟儿去哪里了?

既然鸟窝不是鸟类的家,而且鸟窝遮风避雨的效果也不太好,那么下雨时鸟儿会去哪里呢?我认为它们有以下几个去处:

第一,天然庇护所

在自然界中,有太多的天然庇护所可供鸟类躲雨了,比如大树叶下,灌木丛中,密林深处,石头缝里,山洞中等等,只要不是狂风暴雨,这些天然庇护所完全能为鸟类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

第二,人类建筑物

那些喜欢生活在有人居住的环境中的鸟类,比如麻雀、喜鹊等,它们在下雨天会躲在人类的建筑物下,比如屋檐下、桥下、老旧房屋等,相信很多读者小时候经常会见到小鸟在屋檐下躲雨。

第三,回到巢穴

如果是在繁殖季,在风雨来临之前,鸟儿就会飞回巢穴,因为那里有需要它们庇护的鸟蛋或者雏鸟。很多鸟巢搭建的位置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比如树枝上鸟窝可以用树叶挡雨,啄木鸟的鸟巢是在树洞中,可以遮风挡雨。因此在繁殖季的鸟会飞回巢穴躲雨。

第四,直面风雨

大部分鸟类在下雨天都会找一个合适的避雨场所,但总有一些很难找到好的地方躲雨,比如生活在草原上的鸟,还有那些需要保护雏鸟的鸟,它们只能直面风雨,任由雨水淋在身上。

不过不用担心它们会被淋成落汤鸟或者因为失温而死,因为鸟类有两个特殊的防雨防冻能力:

第一个就是它们的羽毛,不仅能御寒,还能防水;第二个特殊能力在它们的脚上,你看鸟类的脚光秃秃的,但脚部特殊的结构让身体的热量从此处散发的比例只占5%左右。

所以说,鸟类大部分情况下会寻找各种各样可以躲雨的地方避免被雨淋湿,但如果躲无可躲,直面风雨也不会带来特别严重的后果。

3、为什么很少见到鸟类的尸体?

鸟儿随处可见,尤其是生活在我们环境周围的麻雀,更是成群结队的出没。但在生活当中,很少能见到鸟类的尸体,这是为何?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很少有鸟类可以善终

不同的鸟类的寿命不同,通常体型越大的鸟类寿命就越长,比如信天翁的寿命为40岁左右,而麻雀的寿命只有5岁。

不过很少有鸟类能寿终正寝,它们生活在各种天敌的虎视眈眈之下,再加上恶劣环境的影响,以及食物短缺等问题,大部分鸟类都很难活到成年。

那些能顺利长大的鸟,也会被各种各样的天敌捕食。在动物界,很少有赡养年老者的情况,那些寿命比较大的鸟,在老死之前,就因为难以觅食而死掉了。

第二,它们的尸体被吃掉了

除了上述被天敌吃掉的鸟类,那些因为饥饿或者其他原因死掉的鸟会留有全尸,但在自然界中,有太多食尸者在寻找各种尸体。

鸟儿死亡后,其尸体散发的气味很快就会吸引各种动物过来,把它们的尸体吃掉。即使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麻雀、喜鹊等,死后的尸体也会被村子里的猫猫狗狗吃掉。

所以在人们发现死掉的鸟类之前,这些尸体已经被动物们吃掉了,这些自然界中的清道夫,一直都在清理各种各样的尸体。

第三,生活在我们周围的鸟类太小

试想一下,如果是一只大鸟死亡,相信人们很容易就能看到它的尸体,就算没看到,尸体散发的恶臭气味也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是体型较大的鸟类通常生活在远离人类的地方,生活在我们周边的鸟类都是一些体型较小的鸟,最常见的恐怕就是麻雀了。

体型较小就意味着不容易被发现,大部分人都不会留意路边的麻雀尸体,况且麻雀的体色与地面的土灰色十分接近。

第四,死在隐蔽之处

鸟儿活着的时候,我们也只能在树上、房檐上看到,它们中的一部分虽然生活在人类环境周围,但并不代表它们会与人类亲近。

而那些即将死亡的鸟,比如生病的或者年老的,它们在身体虚弱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隐蔽之处躲起来,比如老旧的房屋等,也就是说,这些鸟类在死之前,通常会藏起来,人们也就很难见到了。

其实大部分动物的尸体都不会轻易出现在人们眼前,它们有些被掠食者吃掉了,有些则躲在隐蔽之处,除非发生意外,野生动物通常不会死在有人居住的环境中。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