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万古江河许倬云在线阅读(万古江河第三章读后感)

导语:读书笔记:许倬云《万古江河》第三章,第一节

万古江河许倬云在线阅读(万古江河第三章读后感)

许倬云《万古江河》读书笔记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秦汉中国,经过春秋战国的分裂,终于形成大一统的格局。这一庞大的复杂体系,因其中的开放性,而有不断扩张与调节的空间,从而使得复杂性得以加强。开放性与复杂性,使中国皇帝制度与天下国家经常呈现调适的不稳定性、弹性。

1.春秋战国,经过各国间密切的接触与交流,中国的文化已经逐渐成形。百家争鸣,显示知识分子已汇合为一个社群。考古显示,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来看,也是大同小异,秦始皇统一文字,不外标准化而已。

2.战国时代,战国七雄都有清楚的边界,有各自坚持的主权,其人民对自己的国名也有清楚的认同。这样的领土国家,与前期封建制度的封国,有很大的差别。

秦帝国的本质,仍是秦国的延续。

(1)自择“皇帝”的称号,只是将周代的王号升了一级。

(2)改制度,以六为数。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太史公认为秦始皇是因为信“水徳”,才会为了顺应水徳命数,在制定度量衡的时候“数以六为纪”。

五德之说,是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五德,即“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五种德行。五德周而复始,形成循环,常常被用来来解释王朝的兴衰与变迁 。秦朝王室以黄帝作为为自己的祖先。黄帝是土德,少昊是木德,颛顼是金德,帝喾是火德,帝尧是水德,帝舜是土德,夏禹是木德,商汤属于金德,周文王属于火德,按照这样的顺序从而推导出秦朝属于水徳。在五德学说之中,“六”是水徳对应的数字。

(3)尚黑色。五行家宇宙秩序中,秦自以黑色为代表的秩序。

五行中,金木水火土都有相对应的颜色。金对应白色,木对应绿色,水对应黑色,火对应红色,土对应黄色。

(4)皇帝秉承天命,仍与天子受命的观念相当。

3.实际上,秦帝国是一个有边界的政治体,还不是真正包有六合的普世天下国家。

(1)秦代的地方官吏,多以秦国军人担任,这是征服,不是包容。

(2)始皇生前治陵,庙寝东向,秦陵兵马俑的阵势,也是东向布置。

(3)碣石的离宫与芝罘相对,宛若帝国的东门两阙。

(4)始皇五次出巡,其行程重点,都在边缘地带:陇西、碣石、会稽。似乎在确认帝国的边界。

(5)秦筑长城,绵延北疆,也是在确认边界。

六合:指上下、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

4.观念上,秦始皇又自居六合之内的共主,隐含了四方、四海诸意,代表了天下国家的观念。

天下国家,是指当时观念中,把全部人类世界当作一体,从中央到地方,只有主权的委托,而没有主权的分割。是从天边到天边,在其中只有统治权的顺位,没有边界的区划。

5.汉初的制度,承袭秦制。经四代休养生息,至汉武帝时代,汉皇朝才在各方面界定中国是天下国家的普世性质。

6.汉代中国的政权,逐渐走向开放的方向。

(1)刘邦起于平民,没有自己原有的基业,因此也就没有以一隅征服整个中国的心态。

(2)汉制,非军功不能封侯,这是一个封闭的团体。汉初,功臣集团及宗室构成一个统治阶层。天下的二千石,大致出自这一集团,丞相也出自列侯。

高帝吕后,削平异姓诸侯王,全国除长沙国王吴氏外,只有刘氏子孙分封各地。七国之乱后,宗室渐渐失势,汉代的中央及地方官吏,都由恩荫或察举。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其根源是强大的诸侯王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加强。

(3)汉武帝时代,察举尚未制度化。朝堂上,有各种不同身份的出身。有地方长史、当地贤豪,甚至有当地人士出任二千石。

7.汉承秦制,边郡有“道”一级,亦有属邦,治理新开辟的地带,首长常是土著领袖。西域各国,有都护监督。西南夷及匈奴,有所谓“归义”的豪酋。中国的政权,因此常有一个主权模糊的地带。这是天下国家与主权国家之间的差别,而其系统化结构,肇始于汉代。

汉代对待四周邻居的关系,不是化境自守,而是开放。长城是防御线,不是天下国家的边界。和亲政策,常与文化侵略配合,招降收抚,更是战争的目的。在外缘的边地,属国逐渐汉化。在内地,经由土著的汉化或汉人移殖,中国文化与政治权利同步填实土著居住的空隙。

8.四百年的长期安定,汉代各地区的人才、观念与物产不断流动、周转,各种资源散于全国各处,形成中华文化共同体。

9.汉代的皇帝制度,较之秦始皇设计的皇帝制度,有两个不同:

(1)察举制度与文官制度相辅而行。

这个相当专业的官僚阶层,相对于世袭贵族,是开放的,可以不断吸纳有用的人才。这一文官集团,经由察举制度,相当程度上代表地方参加中央政府的统治。因此,汉代的文官政府对于皇权,或共生互利,或对抗制衡。

(2)皇权不能避免更迭的观念。

相较于秦始皇盼望的二世、三世、千万世,西汉的皇帝们,不断面对天命更迭观念的困惑。五行相生相克,阴阳不断交替,加强了天命靡常的含义。儒生为主体的文官集团,以此政权轮替的规律作为制衡皇权的武器,儒家政治体系也因此无法避免政治化的倾向,不能构成一个单纯的学术传承。

由于东汉禁止再讨论谶纬之学,皇权更迭的观念不再具有道德约束力去节制皇权。汉代挑战皇权的思想,没有在中国历史上继长增高。

谶纬之学,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为依据,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魏晋后日渐衰弱,刘宋后,谶纬之书受到历朝查禁。

天人感应论,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古人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汉儒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明宋濂《序》:“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

10.秦代祚命短促,汉代不断以此为戒。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势力消长,常为汉代历史的重要课题。强干弱枝,常是中央政府的策略。一旦中央核心有了问题,地方势力即会向中央挑战。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