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油塔是哪里的小吃(金线油塔的正宗吃法)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流落民间的贵族美食“金线油塔”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金线油塔是哪里的小吃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挑起面团,筷子轻微颤动
面团便展现出它暗藏的模样
粗细不匀的面丝
包裹着调味料的香气
送入口中,温软油润、略带嚼劲
这就是三原金线油塔!
美食简介
金线油塔的制法
在清代的《素食说略》中有详细记载
据传,是唐代做过丞相的段文昌
家中的一位厨娘创制,后来传入民间
并因为风味独特而受到欢迎,从此流传开来
1997年12月
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
西安饭庄的“金线油塔”
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其风味特点是:
外形似缕缕金丝盘绕
入口松润绵软,油而不腻,营养丰富
食时如佐以酸性泡菜、甜面酱、葱白节
配以杏仁甜浆
则更为清爽利口,别有风味
现如今,“金线油塔”
已作为高档宴席点心,享誉四海
历史渊源
金线油塔历史悠久
早在14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
当时,称为“油塌”
据《清异录》记载,唐穆宗时
宰相段文昌家里有一号称“膳祖”的
老女仆擅长制作这种油塔,且技艺精湛
在40多年的时间里
她曾将此技艺传授给100多名女婢
据说,得其真传的只有9个女仆
西安民间传说
真正能够继承段丞相家老女仆
制作“油塌”技艺的,只有一人
足见其此制作技艺不易掌握
后来,这种食品传入市肆
唐天授年间,长安城里就有这种“油塌”
《朝野佥载》说
当时有一位名叫张衡的官员,位至四品
武则天决定加一品,升他为三品官
一日退朝归来,路过街市
忽觉香气扑鼻,下马一看
原来是刚出笼的热“油塌”
张衡垂涎欲滴
便悄悄地买了一个在马背上就食
被御史弹劾,因而丢了乌纱帽
可见这种“油塌”吸引力之大
已经到了“闻香下马”的程度
及至清代末叶
咸阳附近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三原县
其县城两家油饼铺“悦丰和”、“永丰亭”的
店东彭占魁和杨丁海师傅
在继承唐代“油塌”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他们严格选用白、细、绵、软的上等面粉
和用粮食喂养的生猪板油及网油
使油饼层次增多
并改饼状为塔状,改烙为蒸
名称也由“油塌”改为“金线油塔”
油塔蒸好下笼食用时
用手略加拍折抖松,放在盘里
佐以葱节、甜面酱等,别有风味
因而,招来八方来客
成为达官贵人、巨富商贾款待嘉宾的上乘美食
19世纪30年代
西安南院门第一市场福记饭馆的
马振贤师傅得其真传
制作的“金线油塔”,驰名三秦
从那时起,直到50年代初
尽管饭馆地址迁移到西大街迎祥观巷口
并改名为“同福楼”
但金线油塔一直是“看家名点”
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
每天接待酒席不断
由于“油塔”供不应求
时有顾客事先来店“占号”预约
1979年
在陕西省饮食业风味食品展销会上
金线油塔受到中外观众、客商的高度赞赏
金线油塔经过千余年的变化
制作技术更加考究
金线油塔
现已成为宾馆、饭店招待外宾的上乘美点
制作工艺
烹调方法:笼蒸
味型:葱酱味、咸香味
原料:面粉500克,猪板油200克,五香粉、精盐、葱段、甜面酱等。
制作:
1.调面。用少量的水将富强粉搅成絮,搓成硬团,再点水调软,用布盖上盘5分钟;
2.拉丝、盘形。把面团擀成三分厚的大方片,将撕去皮膜、切碎的猪板油丁和拌匀了调料面的食盐,均匀地抹在面片上,然后将面片卷起,切成长条块,每条再擀成一分半的厚片,再切成细面丝,用手扯开,拉成细丝,卷起盘成圆塔形,即成油塔;
3.笼蒸。在笼蓖上铺一层薄面片,将油塔有次序地摆好,上面再盖一张薄面片,旺火上笼蒸约30分钟熟。
上桌的金线油塔通常装在盘子里
看起来像个小馒头
用筷子提起塔尖抖一抖放到自己的碗里
瞬间就看到油塔变成一碗松散的金线
闻一下喷香扑鼻,吃到嘴里松松软软
面粉和猪油竟然这样协调
制作要领
1.面团以软为宜,但不能太软,否则立型不稳;
2.抹猪油要均匀;
3.绕盘面丝时应轻缓用力,不使其断;
4.熟后拍打用力适宜,以蓬松为度,不能使其散碎。
食疗作用
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
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
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
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
养心,益肾,除热,止渴
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
痈肿、外伤出血及烫伤等
这么优秀又有营养的贵族美食
还不快快去吃起来~
(咸阳文旅)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流落民间的贵族美食“金线油塔”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