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交州士燮为什么不入十八路诸侯(交趾士燮部下)

导语:缘何说交州军阀士燮是经学大师?答案藏在给荀彧的一封信里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官事小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这是东汉三国时期隐士袁徽(《后汉纪》作袁微)写给曹操迎汉献帝都许昌后的尚书令荀彧信中的一段话。此时袁徽正避难于交州。

从袁徽信中,不然发现割据交州一带四十余年的军阀士燮竟然是一个实打实的经学大师,这着实让人猝不及防。毕竟割据军阀与经学大师,无论如何是无法相对等。在世人眼里,军阀,通常是横征暴敛、草菅人命、穷兵黩武、争城夺地,罔闻国计民生、不顾人民死活;大师,往往是石破天惊、笑傲苍穹、阳春白雪、余音绕梁,古今融会贯通、凤凰涅磐再生。然而在士燮这,就是这样一个相对等的军阀与大师,以致颠覆后世的观念。

袁徽对士燮的描述,大致有如下三方面。

即其一,治学精微。

众所周知,成书于春秋末期的《春秋左氏传》记述特别简约,简约到读者各自理解不同而造成诸多歧义,从而背离原作者本意。士燮对《春秋左氏传》研究分析,用袁徽的话讲,就是简练精微。先前,孔子整理《易经》时,曾用“洁静精微”四个字下定论。“简练精微”与“洁静精微”,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简,简明。正其道,罗其本,显其象,达其理,方可称简,同洁(清洁);练,提练。梳其经,理其络,深其里,提其髓,才可谓练,同静(宁静);精,精深。把其准,挖其深,掌其精,明其义,就可言精;微,微妙。定其细,辨其妙,概其点,注其释,才可算微。在研析《春秋左氏传》上,用“科学”来形容士燮,一点也不为过。以致袁徽就《春秋左氏传》请教时,士燮不失有大师级的水准,解释极其科学,很有说服力。据《释文序录》记载,士燮有注《春秋经》十一卷。

其二,古今兼通。

妇孺皆知,自汉初以来,《尚书》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今文尚书》是由秦(朝)博士(官名,始于战国时代,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古文尚书》是西汉鲁恭王刘余(刘表、刘焉的祖先)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后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尚书》记录,基本是虞、夏、商、周四代皇室的誓、命、训、诰一类的文体,文字大多古奥迂涩,鲜有形象流畅。更为重要,《尚书》因残缺最多而问题更多,且民间私藏与皇家收藏存有差别,且真伪难辨,从而造成今古文《尚书》之争。

乃至袁徽就今古文《尚书》讨论时,士燮不仅能古今文兼通,还能对其中大义理解得又周详又完备,甚至要针对古文经学派与今文经学派之争(西汉哀帝刘欣(前7年-前1年在位)开始,一直延续至东汉),分条论析《左氏春秋传》、《尚书》的正确涵义上奏朝廷。在论析《尚书》上,用“精准”来描述士燮,一点也不夸张。

士燮,按现在时髦叫法,学者型干部,即是封疆大吏,又是经学大师,与南来的学士名士研讨经学时,立足于《左氏春秋传》、《尚书》的本旨,阐发精微的观点,发表卓越的见解,从而促进了岭南经学的发展,受到交趾人的尤其尊崇。

笔者按:奇崛,原指高峻突出的山势,后指奇特不同凡俗。士燮,作为交阯郡的最大行政长官,不仅专于地方治理,使交阯变成为当时的一方安定净土;还攻于经学研究,促交阯打造为时下的一片发展福地。正所谓:安心立命。

本文内容由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