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吃软饭的鱼(软软鱼是什么鱼)

导语:鱼界软饭王:把软饭吃到极致,最终成为配偶的“器官”

世界上有几种男性,“妈宝男”“普信男”和“软饭男”,每一种都让女性连连摇头,但是这些在自然界中却并不常见,尤其是第三种。

遇到软饭男

对于自然界的生物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生存和繁衍,而作为孕体的雌性,自然备受雄性照顾,会得到更多的生存保障。

但是在深海中,却有一种鱼,它们几乎完全依靠雌性,从依附上雌性的那一刻,雄性就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最后甚至还会变成雌性身体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被称为“鱼界软饭王”的家伙到底是啥?据说它已经把软饭吃到极致,最终甚至变成了配偶的“器官”。

依附在雌性身上的鱼

鮟鱇鱼的软饭之路

这种生活在深海中的鱼,就是鮟鱇鱼,也被称为海蛤蟆、琵琶鱼,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南大洋。

最开始人们发现鮟鱇鱼时,并没有想太多,但是随着捕捞的次数增多,人们就发现似乎每次捕捞上来的都是雌性。

一般来说,为了在深海中生存下来,确实有很多生物采用的雌雄同体的繁殖策略,但是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鮟鱇鱼并不属于这一类型。

那么它的配偶到底去哪了呢?总不可能这个种族可以光靠雌性繁衍吧。

1922年时,冰岛的生物学家终于在鮟鱇鱼的腹部发现了两条小鱼,他猜想这应该是它的幼崽,并且认为鮟鱇鱼肯定还是需要雄性来繁衍后代。

过了两年之后,科学家又发现了一条雌性鮟鱇鱼,它的身上同样挂着一条小鱼。

出于好奇,他将这条小鱼进行解剖,结果惊奇地发现,这哪里是鮟鱇鱼的幼崽,分明是雌性鮟鱇鱼的配偶。

挂在鮟鱇鱼上的小鱼

经过研究后发现,一条雌性鮟鱇鱼的体长可以达到1-1.2米,但是雄性鮟鱇鱼竟然只有8-16厘米。

这样的体型差,实在不怪连科学家都没有注意到这些成年雄性鮟鱇鱼。

在动物界,几乎很难看到这样的生物,或许也是这样的体型,使得雄性鮟鱇鱼最后变成一条妥妥的“软饭鱼”吧。

鮟鱇鱼的繁殖策略

不过雌性鮟鱇鱼并不会因此而嫌弃雄性,毕竟它们也需要雄性的基因来繁衍后代。

鮟鱇鱼的标本

于是当它们成长到性成熟后,就可以释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来使得雄鱼来找自己。

当雄鱼咬住雌鱼的鳃盖后,二者的皮肤组织就会逐渐地结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它们的血管甚至都会连接起来。

此时雄鱼的一切生存来源就依赖雌鱼了,不过这样的软饭倒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到的。

为了让雌鱼给自己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雄鱼就会孜孜不倦地为雌鱼提供生殖细胞。

咬住雌性不放的雄性鮟鱇鱼

不过由于雄性鮟鱇鱼在依附上雌鱼的时候,还没有完全长大,很多身体器官都没有发育完整。

但是为了不放弃雌性鮟鱇鱼这个“长期饭票”,雄鱼一方面会增强自己的提供生殖细胞的数量,一方面为了营养物质不被浪费。

于是会将身体的其它器官慢慢放弃,只剩下精巢组织继续发育。

逐渐地,雄鱼的大部分器官都已经退化,但是它们并不在意,甚至不惜将软饭吃到极致,最终成为其配偶的一部分“器官”。

雄性鮟鱇鱼远看像器官的一部分

不得不说,鮟鱇鱼这样的繁殖策略,简直将雌雄两鱼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了,即便雌性鮟鱇鱼厌烦了雄性鮟鱇鱼,也很难将其摆脱。

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只有死亡可以将它们分开,在很多人眼中,这或许还是一种十分高尚的爱情,就如古人所说:“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般了。

鮟鱇鱼的“钓鱼”大法

那么为什么雄性鮟鱇鱼需要进化到这种地步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鮟鱇鱼的捕食方式了。

长相奇特的鮟鱇鱼

在深海中,由于所有生物生存的地方都漆黑一片,所以很多深海鱼就会进化出发光的器官,而鮟鱇鱼也不例外。

鮟鱇鱼的下“小灯泡”

在它们的背鳍上,演化出了一根自带灯泡的“钓鱼竿”,其中的腺细胞可以分泌一种叫做“光素”的化学物质,其在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和氧气参加反应后,就会发出光芒。

于是深海中的鱼,在看到光亮后,就会不自觉地向其靠近。

会发光的鮟鱇鱼

所以鮟鱇鱼就是依靠这样的手段,将猎物吸引到自己身边来,然后再将其一口吞掉。

这种开挂的装备,可以说是弥补了鮟鱇鱼稀烂的游泳技术,不再担心自己因为追不上猎物而饿肚皮了。

然而,拥有这种功能的,只有雌性鮟鱇鱼。

所以为了生存下去,雄性鮟鱇鱼在出生后,就会循着光亮寻找自己的配偶,这样一来,它们就不愁自己饿死了。

当然,这种依靠光亮吸引猎物的手段,也有可能招来自己的天敌。

只有雌鱼有小灯泡

一旦鮟鱇鱼意识到,是比自己体型更大的鱼过来时,就会迅速将小灯泡含进嘴里,这样一来,它的周围又变成漆黑一片。

而赶来的大鱼也会一脸懵,四处也找不到刚才的猎物。

不过一般情况下,鮟鱇鱼捕食的时候都会十分小心,它们会将自己埋进沙子中,然后只露出“小灯泡”,这时候它看上去更像一个会发光的小鱼,于是就成了鮟鱇鱼“钓鱼”的“诱饵”。

靠小灯泡钓鱼

只要有小鱼伺机吃掉“小灯泡”,鮟鱇鱼就会将其送入肚中,随后反复对刚才的行为操作一番,直到自己吃饱。

丑出天际的鮟鱇鱼

不过不得不说,鮟鱇鱼的长相是真的令人难以恭维。

深海一般被称为“海洋中的沙漠”,在深入海洋200多米后,周围的视线就会变得十分昏暗,随后在漆黑一片的海洋中,可以一直深入到10000多米的地方。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仅人类无法看清海底世界,连生物也只能闭着眼睛瞎长。

长相丑陋的鮟鱇鱼

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售卖鮟鱇鱼的摊贩,一眼望过去,就数它最抢眼也最难看。

巨大的头和身子完全不成比例,背鳍上的那根小灯泡,离开海洋后就变得平平无奇。

而那长满尖牙的嘴巴,又像地包天一样,将大部分的牙齿都露在外面,显得整条鱼更是面目可憎。

深海鱼的不容易

对于深海鱼来说,长相并不是重点,生存和繁衍才是第一位。

长相不是重点

或许攀登高山我们需要克服的是缺氧和高原反应,依靠一些装备我们可以爬上8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

但是要潜入海底8000多米的地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越是深入海洋,它的压强越高,温度越低。

深度每增加10米,压强救护增加一倍,在万米的深海中,可以达到1000多个大气压,如果人类生活在这里,不知道相当于多少只大象踩在我们身上。

由此可见,在深海中生存的鱼类,需要顶着多大的压力。

它们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不得不进化出独特的结构,避免自己被压扁。

而面对深海的寒冷,还有很多鱼进化出了一些防冻的糖蛋白。

但其实这些还不是它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因为这些缺陷可以依靠进化来弥补,但是在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深海中,所以食物就十分稀缺。

即便偶尔有沉降下来的有机物,也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被分解和消耗掉。

鮟鱇鱼:长成这样我也很无奈

所以尽管我们说雄性鮟鱇鱼是“鱼界的软饭王”,但是这何尝不是生物为了生存做出的努力呢。

本文内容由小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