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吴王李恪不知道去哪里了(吴王李恪后代世系图)

导语:“英果类我”的吴王李恪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太子?

吴王李恪,生于武德二年(61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女儿杨妃的第一个儿子,也是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兼两个大一统皇朝的皇族血脉,在中华历史中可谓难得一见。李世民也曾说过“英果类我”。但为什么他没有被立为太子?

在太子李承乾被废,李泰被也被圈禁之后。按照吴王李恪的出身背景,即便不是嫡子,也有机会入主东宫。但最终受房遗爱谋反案牵连,被冤致死,其子女被流放。一代贤王就这样结束他的一生。毛主席曾经评价李恪为“英物”,为李世民不立李恪为太子而感到惋惜。

李恪剧照

吴王李恪又是怎样错失太子之位的呢?

第一,长孙无忌是一个利益至上的人,对权力充满欲望。再者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兄长,也是李承乾、李泰和李治的舅舅,当太子李承乾被废,李泰被圈禁之后,长孙无忌就把希望寄托在李治的身上,李治本身是一个软弱的人,长孙无忌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大的权力,能更好的掌握朝堂,长孙无忌肯定不希望李世民把太子之位给自己无法掌握的吴王李恪身上。当李世民在二次立太子的时候,他曾打算让吴王李恪为太子,却遭到长孙无忌的反对,李世民最后就问了一句“难道是因为他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不能当太子吗?”最后长孙无忌说“如果李治做皇帝,以他的仁孝仁慈,其他皇子都会安然无恙,如果是其他人做太子,那就不一定会保证其他皇子的安全”;李世民的皇位本就是通过残杀兄弟而登上皇位的,李世民为了不让自己的悲剧重新出现在他的儿子身上,权衡之后他选择了李治。

长孙无忌剧照

第二、长孙无忌不愿意李恪当太子,还有一个原因是隋炀帝的亲外孙,如果让他当了太子,就相当于是隋朝又复活了,不仅是长孙无忌,其他一起反隋的大臣也不愿意吴王当太子,所以吴王李恪这次错失太子之位。公元653年,房遗爱在长孙无忌的胁迫下指控李恪造反,使得李恪白白蒙冤,最终被缢杀。直到公元659年,李恪的冤案才被平反,被追封为郁林郡王,并以国公的礼遇为他下葬。

其实从李恪出身来看,结局早就注定,无论他有多优秀、多有才干,李世民有多偏爱他,都注定没有资格争皇位。而作为隋炀帝的亲外孙,他永远都会被朝臣认为是前朝的遗孤,不管是唐朝的功臣还是前朝的叛臣,都不能接受带有前朝血统的人成为当朝的主人(我好不容易推翻了隋炀帝,现在他外孙当了我们的主人,这感觉的确很不爽)。

李治剧照

吴王李恪果敢坚毅,文武双全,具备一位皇帝应有的素质,也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所以才说出“英果类我”这样的话。李恪的一生就像茶几上放满茶具,充满悲剧(杯具),因为特殊的身份和出众的才能让他成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所以李恪错失太子之位的不是因为他懦弱,也不是他的无才,而是因为他生于帝王之家的无情和残忍。

本文内容由小洁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