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陆九渊本心是什么意思(陆九渊的心本论)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心学|陆九渊:什么是“本心”?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陆九渊本心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陆九渊本心是什么意思(陆九渊的心本论)

“本心”是陆九渊心学中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是他从孟子那里继承来的。在《孟子》中,本心也被称为“良心”,有时候也直接称为“心”,在不同语境下,本心还可以称为“不忍心之心”、“四端之心”等。在孟子看来,本心至少有三大特点:第一,本心是人人都生来就有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天之所与我者”、“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第二,本心的主要规定性是义理。“仁,人心也”、“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第三,本心需要存养,否则就会迷失。孟子举一个例子说,我们养的鸡鸭走丢了,我们知道要找回来,但很多人本心丢了,却不知道找。

陆九渊对本心的界定没有超出孟子定下来的范围。他说“本心非外烁”、“盖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其本心无有不善”,这表明本心是我们天生的善良之心。“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本心的核心就是仁义。陆九渊还说“愚不肖者不及焉,则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贤者智者过之,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不管是贤者智者,还是愚不肖者,都有可能迷失自己的本心。这说明本心跟智商、理智的关系不大,而主要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良心、良知。其实,孟子也好,陆九渊也好,他们对本心的界定应该说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陆九渊的弟子似乎总是对本心不理解呢?

比如杨简就曾经数次就这个问题请教过陆九渊。这件事在陆九渊《年谱》中有详细记载:

杨敬仲问:如何是本心?先生曰: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对曰:简儿时已晓得,毕竟如何是本心?凡数问,先生终不易其说,敬仲亦未省。偶有鬻扇者讼至于庭,敬仲断其曲直讫,又问如初。先生曰:闻适来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敬仲本心。敬仲忽大觉,始北面纳弟子礼。

杨敬仲就是杨简,敬仲是他的字。杨简几次问陆九渊什么是本心,陆九渊都告诉他本心就是四端之心,完全是引用孟子的话。但杨简认为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其实,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杨简他追问什么是本心并不是要对本心这个概念刨根问底,他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在生活中、在当下体悟本心。杨简怎么说也是大儒,怎么可能对本心这个概念陌生呢?所以,他对陆九渊前几次的答案都不满意。直到有一次,他刚刚审完一个关于扇子的案子,他再次向陆九渊请教什么是本心这个问题。陆九渊就地取材,对他说:“你刚才审案子,对是非黑白分得很清楚,这就是你的本心。”杨简顿时就觉悟了。

本心这个概念并不复杂,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我们很多人其实就像六祖慧能的小徒弟神会一样,不过是个“知解宗徒”。也就是说我们知道本心是什么意思,但从来没有体悟过什么是本心。如果你读书读到杨简问陆九渊什么是本心,你觉得他问得多余,那基本上就可以肯定你只是停留在知解的层次罢了。因为他问的根本不是这回事,他已经超过了知解这个层次,他问的是怎么在实践当中切实体悟到什么是我们的本心。如果你还停留在知解这个层次,那么你凭什么去嘲笑他呢?我遇到过这种情况,我在听讲座的时候曾经遇到过有人提出了看似非常常识性的问题,开始觉得很好笑,但是后来我发现这还真是个好问题。有的问题需要在更高层次才能看出来是真问题。

既然本心最难的就是感受、是体悟。那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比较容易去感受、体悟到我们的本心呢?当然,对有些人来说,这本身是非常容易的,因为他们的心很纯粹,没有受到污染,所以他基本上时时刻刻都是本心呈现。但是,大多数人的本心却或多或少都被某些东西遮蔽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陆九渊所说的“物欲”和“意见”,物欲很可怕,能让一个人走向深渊,但其实意见更可怕,因为执迷不悟的人往往还觉得自己是正确的。陆九渊称这是人心的病。据此他提出一种“剥落”的方法。“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我们一层一层地把自己的物欲、意见剥落干净,我们的心就会变得更加清明,我们也就更容易“看见”本心。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心学|陆九渊:什么是“本心”?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