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建造者(醉翁亭是一座怎样的亭子)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醉翁亭:因为一个人建了一座亭,因为一篇文火遍全中国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醉翁亭建造者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醉翁亭,它所在地区并不出名——安徽滁州琅琊山。这个亭子是为了一个人所建——他就是北宋官员欧阳修。
一.欧阳修其人:
欧阳修是北宋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于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考中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员,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经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官。而且,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古代官场上,因为各种原因被贬出京城是常态。在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也积极参与革新,成为其中一名干将。他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不过在守旧派阻挠下新政又遭失败。
公元1045年,范、韩、富等革新派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为他们分辩,因被也到滁州(今安徽滁州),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和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等地。
欧阳修画像
二. 醉翁亭的由来:
欧阳修到达滁州之后,并没有因为被贬而心灰意冷,而是积极地治理滁州。他为政采取“宽简”政策,使得官民称便。就在这样的执政方针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他与当地民众打成一片,深得民众的支持。
在滁州走访民众,游览山水之时,欧阳修认识了位于琅琊山上寺庙里的主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与其结为知音。在两人友谊日益增进的情况下,智仙和尚为了使欧阳修到山上游玩时方便,就为他修了一个亭子。
欧阳修见到亭子自然是“大喜过望”,于是提笔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且流芳千古的“醉翁亭记”。于是,这个小小的亭子就有了名字——醉翁亭;于是,这篇“醉翁亭记”也因为这个小小的亭子而流芳千古。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正如他在醉翁亭记中所写“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
作者笔下的“醉翁亭”,其远近左右就是一张美妙的山水画。这画中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地用墨,而是将各种风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
琅琊山醉翁亭
三.醉翁亭的后续:
第二年,《醉翁亭记》就被全文刻于石碑立在山上。之后,琅琊山和醉翁亭就越来越有名。苏轼后来抄写了醉翁亭记,据说有楷书和草书两份。苏轼的书法被刻成碑立于亭旁。
此后至今已逾千年之多,琅琊山上的醉翁亭名气越来越大。各个朝代的官员人等都到此一游,并有多人在此建造各种亭台水榭。虽然多次遭遇各种祸患,各种被毁,但之后都一次次地重新被修建起来。
如今的醉翁亭,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 为中国传统的歇山式建筑,吻兽伏脊,亭角夸张地飞起,如鸟展翅。亭内可容纳十多人,南北框门各设有格花和浮雕花卉,亭内有晚清时制作的八幅“八仙过海”浮雕。
醉翁亭内塑了欧阳修的立像。沿亭四周有木栏围护。亭东的石壁前藤萝低垂,山花掩映,壁上有多处摩崖石刻,皆为记载醉翁亭的兴衰和对该亭的咏歌感叹,其一为南宋人篆书“醉翁亭”三个大字。
苏轼《醉翁亭记》手书
醉翁亭的西边有一碑,镌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全文,笔势雄放,人称“欧文苏字”,并为二绝。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醉翁亭:因为一个人建了一座亭,因为一篇文火遍全中国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