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思想家(汉唐时期什么思想占主导)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汉、唐代思想家的“公”论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唐朝思想家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汉、唐时期的思想家以董仲舒、王通、郑玄、韩愈为代表,在对公的理解上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成为历代士人的座右铭,“不谋其利”即蕴含着公心思想,正如他所说的“圣人为天下兴利也。”为天下兴利,就是为天下人兴公利,而不是一己之私利。汉代刘向在《说苑 至公》中说:“顾臣愿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殣之有?君不推此而苟营内好私,使财货偏有所聚,菽粟币帛腐于囷府,惠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国,则桀纣之所以亡也。君如察臣婴之言,推君之盛德,公布于天下,则汤武可为也,一殣何足恤也。”(刘向《说苑 至公》)刘向向皇帝进言,如“惠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国”,就会如桀纣一样亡国。并引《尚书》进一步说明“公与天下,其德大矣”:“《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言至公也。----夫以公与天下,其德大矣。推之于此,刑之于彼,万姓之所戴,后世之所则也。”(刘向《说苑 至公》)王通告诫为政者:“天下崩乱,非至公血诚不能安。苟非其道,无为祸先。富观其所与,贫观其所取,达观其所好,穷观其所为。”(汉 王通《文中子 天地篇》)而如何做到公?就要无私:王通说“夫能遗其身,然后能无私;无私,然后能至公;至公,然后能为天下公心矣。道可行矣。”(汉 王通《文中子 魏相篇》)在王通看来,无私能至公,做到了至公,才能有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公心,才能行治理天下的大道。东汉的旬悦则将公作为“道经”之一,认为是处事之方:“修六则以立道经:一曰中,二曰和,三曰正,四曰公,五曰诚,六曰通。以天道作中,以地道作和,以仁德作正,以事物作公,以身极作诚,以变数作通,是谓道实。”(东汉 荀悦《申鉴 政体》)旬悦将“中、和、正、公、诚、通”作为道经,凸显了公在道经中的地位,并作为处理事物应遵循的原则。东汉仲长统说“我有公心焉,则士民不敢念其私矣;我有平心焉,则士民不敢行其险矣;我有俭心焉,则士民不敢放其奢矣。此躬行之所征者也。”(仲长统《昌言》 卷四十五)强调的仍然是为政者公心的示范效应。汉代经学家马融在《忠经》中认为,忠就是中,要做到中,就要至公无私:“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汉马融《忠经 天地神明章》)马融将至公无私作为人有忠诚之心的核心要义,并说“人无私,大亨贞”,这是将作为为政之公,诠释为人生哲学,为普通人安身立命之道德规范。当然,他同样认为,为政者公心的重要性:“无为而天下自清,不疑而天下自信,不私而天下自公。”(汉马融《忠经 广至理章》)为政者如果没有了私心,天下人就也会有为公之心,突出了为政者的示范效应。唐代的韩愈,提出“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与孟尚书书》)“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大丈夫文武忠孝 ,求士为国,不私于家。”(《送石处士序》) 其不愧天、不愧人、不愧心无不体现着“公心” ,“博爱之谓仁”,博爱的本质就是公,无公心何谈博爱?大丈夫更是充满着为国尽忠、不私于家的浩然之气!魏晋时期的傅玄说“能通天下之志者,莫大乎至公。能行至公者,莫要乎无忌心。”(晋《傅子》 卷四十九)一个人能与胸怀天下之志的人相通,在于使自己有至公之心。而能行至公之道,在于不要有私欲记挂于心。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汉、唐代思想家的“公”论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