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划分行政区域的(古代行政区是怎么划分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中国古代如何划分行政区域?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中国古代如何划分行政区域的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文|佳文
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域变化频繁,但却有着一定的原则,那就是著名的山川形变、犬牙交错。前者指的是保持完整的区域自然地理要素,而后者则因为政治、军事等各种实际需求来划分行政区域。下文我们将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谈一谈中国古代是怎样划分行政区域的。
高山大川除了造成地域上的差异外,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又成为文化传播的天然障碍,因此以山川为界来划分政区是世界各文明古国的通行原则。比如说战国时期人们用太行山来划分大的区划,分为山东和山西,山东六国指的就是在太行山主峰以东的六个国家。
同样战国时代的人在规划全国统一以后的区域时,拟构出大禹分置九州的理想形态,就以高山大川作为分界的标志,并托词其为大禹所定,成就了《禹页》这部奇书。著名的秦始皇在统一海内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也以山川作为政区划界的基本依据。比如说太原郡就基本以黄河、太行山为界,其南部则是有盐池的河东郡。
唐代实行的道州县制度也基本遵循了山川形变的原则,整体上行政区域呈现出“东西长,南北窄”的特点。唐代初年精简后的三百多州分为十道,这十道又与黄河、长江、南岭、武夷山等标志性地理事物基本一致,对中古以后的中国行政区划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另一方面,上文所提到的十道后来演变成十五道,到后奠定了今天皖、浙、闽、赣、湘、粤、桂等省的部分或全部边界。但是我们看元明清时期很多行省都是南北长,东西窄,这就是打破了山川形变的原则,很大程度上与蒙古人征服宋、金、夏有关。
由于山川形变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最为典型的就是元代把语言、风俗与四川基本一致的汉中划归陕西行省,有效制约了四川盆地内部潜在的反对势力。此外对山西、河南的部分调整也都是为了削弱一个地理单元的完整性,从而更好地控制当地。明朝故意将黄河以南的东明县归河北(直隶)管辖,而将黄河以北的新乡等地归河南省管辖。
总之,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大都是按照“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这两个基本原则,结合不同地方的实际,进行的行政区域划分。
参考资料:
1、《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周振鹤著,中华书局出版。
2、体国经野,周振鹤
3、全域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腾讯网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中国古代如何划分行政区域?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