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意思)
导语: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动反用弱 有生于无
反也者,道之动也①。弱也者,道之用也②。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③。
词句注释:
①反也者,道之动也:
反,有相反相成和循环往复二义;动,运动。
道,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道作为一个主体,并非是单一的构成,它是由“有”和“无”两者构成。“有”和“无”两者是相反的,两者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是一体运动变化的,两者在运动中此消彼长,最终达于平衡,然后进入下一下循环,往复无穷。
②弱也者,道之用也:
弱,指柔弱;用,指作用、运用。
③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和“无”在老子哲学中是“道”的两个基础概念和符号,“有”和“无”两者共同构成了“道”。除了通常理解为有和没有以外,在老子哲学中还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内涵。当“有”和“无”这两个字(符号)与其后缀的内容组合起来之后,其内容则是无所不包,如有为和无为、有欲和无欲、有形和无形等等。有无相反相成,变化无穷。
《道德经》第一章“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道”的构成内涵。名,是指万物的形态。
《道德经》第十四章“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这段文字中的“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即“有”,但又“复归于无物”即归于“无”,无即无状无物、是谓沕望。这是“有”归于“无”的描述。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之物,唯望唯沕。沕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沕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请呵。其请甚真,其中有信”,这段文字中的“无”是“道之物,唯望唯沕”,但“无”中有“有象、有物、有请”,并且“甚真、有信”。这是“无”中有“有”的描述。
经文今译:
相反相成且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持守柔弱是道的运用。
天下之万物产生于有,有产生于无。
本章解读:
道生万物,万物有道。万物由道所生,故万物都各得其道,因此道分析开来便是万物,万物归纳起来就是道,故可总之为:道即万物,万物即道。道与万物即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道即有无,有无即道,“无”中有“有”,“有”中有“无”。一切都可转化为有无、一切都在有无中转化。
道与万物的关系即是无和有的关系:道无形、万物有形,无形生成有形、有形生于无形。道之“有”即是万物之“无”。无形之道中有“有象、有物、有请”,故能生万物;有形万物中有无形之道,故能有其生命和运动。这就是“无”中有“有”,“有”中有“无”。
道与万物在形态、欲望(即思想意识,下同)和行为等方面均有有无之分别。形态是主体(分有无),欲望为主体的内在运动(分有无),行为是主体的外在运动(分有无)。例如道无形、无欲、无为;人有形、可有欲也可无欲、可有为也可无为,要看每个人如何选择组合。每一人或物的外在行为(有)均是其内在欲望(无)的反映。
道的运动即“有”“无”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此消彼长的,故其运动是相反的,这种运动规律此即“反也者,道之动也”。
老子认为在认识到事物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应谨守“弱也者,道之用也”的应用原则。在老子哲学中,弱即柔弱,与刚强相对,是指隐微不显、利他无我、利而不争、为而不恃、无为自然。持守柔弱乃是知强守弱、以柔克刚、执弱御强,这是一种功夫、力量,这也是“反也者,道之动也”的生动体现。
“反也者,道之动也”为体,“弱也者,道之用也”为用,体用合一,即其用适其反,如此才能“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如此才是“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莉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