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理性和性情的区别(理性和情绪是什么意思)

导语:情性和理性

理性和性情的区别(理性和情绪是什么意思)

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关尹子说:闻道于朝,(省略所为、所执者)可死于夕。

以上,谁前谁后不知,意思相同难说。

佛教云:戒定慧,贪嗔痴。是所为所执者吗?

荀子说: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

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指性)而不二(指情),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喜怒思忧恐),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

关尹子说:

“情生于心,心生于性。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

心感物,不生心生情,物交心,不生物生识。

物来无穷,我心有际,故我之良心受制于情,我之本情受制于物。

万物之来,我皆对之以性,而不对之以心。性者,心未萌也,无心则无意矣。”

鉴于以上,用现代语境有如下理解。

本性:即人有目视口触舌感耳闻鼻嗅的本能(基因决定五官功能);有心思的本能。人的本性无善无恶。

理性:人用习俗(包含宗教、道德、伦理)、五常德(仁义礼智信)来教化、规范人的本性。有理性就有非理性,从而就有善恶之别。非理性行为自然适合律法管理。

本情:人的五官对事物有怒悲思喜恐五种表情的反应;有心情的反应。人的本情无善无恶。

情理:人用物质财富、精神食粮(如文学、艺术、道德、法律等)来涵养人的本情。有情理就有非情理,从而就有是非之分。因物而生情,物物各不同,不能用立法管理,故而有法不容情,法外开恩,回避制度等。

情性包含情理和理性,情理可转化为新的理性。人性包含本性和理性,理性受到环境、时代的影响。

理性一,则秩序一。人类一切集体行为的目的在维护秩序。

人有五欲:目色身佚舌味耳声鼻臭(口与身的功能一致)。用理性梳理约束人的欲望,用情理来涵养限制人的欲望。不能用立法管理。

人有五脏:藏五神(心神肝魂肺魄脾意肾志),藏五志(心喜肝怒肺忧脾思肾恐)

心(与脑结合)聚精于五官展现出来气色即为神。故而,形容一个人用三个字:精气神。

人的眼耳鼻舌身感知物,并与心(脑)中记忆进行对比思维产生意识。

心为眼耳鼻舌身统帅,人性决定了心(脑)的自我意识。故而,有命由心造、顺天改命之说。

综上,东方有阴阳五行的概念,适应万物生长。有情性的概念,能修养人性驾驭人生。

关尹子、荀子、墨子是研究人类学问的集大成者,是格物致知的先锋和表率。

以下为先贤的阐述观点。

荀子说:

“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

行忍情性,然后能修。

其敬(即礼义)一也,其情二也。而一可以为法则。

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

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

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无也。”

老子说:

“夫唯道,善贷且成;故原天命,治心术,理好憎,适情性,则治道通。此四者,弗求于外,弗假于人,反己而得。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墨子说: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治官。”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