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三大部落联盟原因(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继承制度是)
导语:尧舜禹时期的政治组织形式——部落联盟、酋邦、禅让、轮流坐庄
千百年来,古今学者对于尧舜禹时期的社会政治组织形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部落联盟说。不少学者认为尧舜禹时期部落联合体的性质是部落联盟。金景芳先生曾经断言,尧舜禹时期的部落联盟与希腊、罗马国家产生前期的英雄时代相同,二者不仅都通过民主选举产生部落首领,而且还具有类似的民主机构。他说:“罗马的勒克斯,希腊的巴塞勒斯,中国尧舜时代的帝,不仅职位相似,而且产生的过程也相似,这难道是偶然的吗?这是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都经历过共同的发展阶段,有着共同的规律性的反映。当然,由于国别的差异,它们在名称上和实际作用上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别。”部落联盟有长老议会制、军事首领和人民大会,是一种军事民主制。最高权力机构是人民大会,人民大会选举产生长老议会制,长老议会制推荐军事首领,由人民大会决定,军事首领执行长老议制或人民大会的决议,行使军事指挥管理权力。
酋邦制说。一些学者认为,尧舜禹时期的部落联合体属于酋邦制类型,而不是部落联盟类型。作为酋邦,这些部落联合体的最显著特征是不存在平等结盟的基础。酋邦以专制主义主导社会政治,与部落联盟的民主主导社会政治是不同的。
之所以认为尧舜禹时期的部落联合体是酋邦制,主要是因为:其一,部落联盟没有最高首领,而尧舜禹部落联合体却有最高首领一一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掌控最高权力。
其二,部落联盟会议的议事原则是全体一致通过,尧舜禹联合体却由最高首领决断。从摩尔根所载易洛魁部落中的情形看,几乎所有部落大事都需经过全体成员的民主表决方能通过,作为临时性、魅力型领导的部落首领的权力是极为有限的,这与酋邦社会的情形有明显差别。尧舜选拔接班人或官员,虽征询了四岳的意见,他们也有推荐人才的权利和义务,但最后的决定权却操于尧舜之手。《尧典》所载舜对于弃、契等十余人的任命都是采取这种由最高首领一人决断的方式,这与部落联盟中全体一致通过的方式,有根本不同。
其三,部落联盟的权力结构中存在酋长会议和人民大会等集体性质的权力,人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而尧舜禹部落联合体的首领是最高权力主体。
禅让说。禅让制也属于是酋邦制,但有其特点。酋邦制中也不可能存在清一色的血缘继承制,相反还可能存在某些民主继承制度。一些人认为,禅让制不符合人性,人性是趋利避害的。但也有人指出,禅让推政并非古人道德高尚使然,而是由于“尧禹之时,王天下者生活之清贫不亚于监门之服养,事业之艰苦远胜于臣虏之辛劳。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这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禅让制产生的物质基础。
司马迁的《五帝本纪》是这样描写的: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於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有夏,姓姒氏。
从中可以看出“禅让”是权力交接的理想方式,其特点:一是帝年老时,让年轻有为者主持国政;二是选拔的对象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锻炼和考察;三是先帝驾崩后,继位者都有“避让”之举,只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重新回到国中继承帝位。
轮流坐庄说。《唐虞之道》曰: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又言:禅也者,上德授贤之谓也。上德则天下有君而世明。授贤则民兴而教而化乎道。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夏本纪·正义》引《帝王纪》曰: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赐姓曰偃。尧禅舜,命之作士。舜禅禹,禹即帝位,以咎陶最贤,荐之于天,将有禅之意。未及禅,会皋陶卒。
孙庆伟先生指出,尧、舜、禹和皋陶其实是来自华夏和东夷两大族群,他们之间的禅让其实是这两大族群的轮流执政,其顺序是:
华夏(尧)——东夷(舜)——华夏(禹)——东夷(皋陶和伯益)
因此,只有从华夏和东夷的轮流执政制度上考虑,才可以解释为什么禹先禅位于皋陶,在皋陶早卒后又要授天下于益。但这种君长制推选制度最终被启所破坏。所谓的尚贤,主要看其部族的实力,据此衡量部族首领的统治能力。既然是轮流坐庄,禹荐天下于益就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只能暗中创造条件助启夺权。
文献记载,东夷集团的先祖太昊、少昊、帝舜、后羿、皋陶、伯益等,都以太阳鸟为图腾。《大荒东经》言,有黑齿国,帝舜生黑齿;《大荒南经》言,羿杀凿齿于昆仑墟东。黑齿国即凿齿国。据考古资料可知,东夷集团在远古时代曾盛行拔牙习俗,考古工作者在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现,当时普遍存在拔去上颌两颗侧门齿的现象,其拔牙率达到埋葬人数的64.4%。远古时期的昆仑墟是指泰山。羿为东夷集团中的有穷氏,其居住地为“穷石”。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思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