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庄子《养生主》里的那些事是什么(庄子《养生主》里的那些事物是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庄子《养生主》里的那些事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庄子《养生主》里的那些事是什么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庄子《养生主》里的那些事是什么(庄子《养生主》里的那些事物是什么)

养生主是养生以此为主的意思,找到了这个“主”,也就能掌握养生的终极方法了。

庄子告诉我们“主”就是缘督以为经,意思是顺中以为常。

芦苇理解顺中必须做到齐物,化掉善恶之分,忘却刑害名利。如此便可居于道枢而会其玄极,以应无穷。

《养生主》解决了养生最大的困扰与终极的目标两大大问题。

剧照

01养生最大的困扰——知

养生主第一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吾生也有涯”里的生指高矮、胖瘦、美丑、智商,这些都是有极限的。“而知也无涯”知指的具体的经验的知识,知识是可以无限的扩大,这很好理解。

具体经验的知识不总是合乎道德的,是产生是非、善恶、美丑的根源,是欲望的源泉。追求名利的心,当然是永不满足的,是没有一个界限的。

我们用有限的生去追求无限的知,分别心一起,欲求被驱动,营营以求,身体就要疲乏,心灵必然困顿,养生就受到威胁。

于是,养生需要不困于知,需要齐物,停止善恶是非的分别心。齐物就是缘督以为经。

剧照

02你是这样的,你不得不是这样的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一般屠夫宰牛是刀砍,分解的方式,几个月就要换一把刀。庖丁不一样,他宰割牛不需要用眼睛去看,而是“官知止而神欲行”,在骨肉之间的空隙里运刀,刀十九年不曾更换。

庖丁解牛是按照牛身体的自然去做的,不费劲。养生也一样,要顺一个生的自然去做。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芦苇《齐物论》笔记讲到自然就是自而然。我们每一个人长成的样子,拥有的智商都是自而然。换句话就是你是这样的,你不得不是这样的。

说到这,是不是想到了那个该死的话——都是命啊。

庄子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举了个例子:有人问右师一只脚是人为的还是天生的,右师说:“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天生让我独脚的,人的相貌都是天生的。因此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形体的残缺与否是次要的,关键是心灵要自由自在。心灵自由自在就要齐物,不然分别心就是我们的笼子。心灵被关进笼子,如同野鸡被关进笼子是一样的,形足而神缺。

剧照

03生死需要齐平的看

养生的方法有了,那么养生是为了避死吗?

当然不是,不然庄子就不会苦口婆心的教我们齐平生死了。避死求长生不老那是道教的,不是道家的。

生是自然的来,死是自然的去。生不是可以设定的,死同样如此,所以生与死需要齐平的看。

齐平生死,活着,无时无刻心都安宁,无处无地心都安顿,与天地为一,哪里还会受哀乐的困扰呢。

正因为生死需要齐平的看,所以庄子借用“秦失”这个人批评在老子葬礼上无节制哭泣的人,他们忘记老子是适来适去,过度的悲伤大可不必,太造作了。

到这里,我们了解庄子的养生不是避死,而是与天地为一,自由自在的活着,解脱生死。庄子看重生命的质量,对死的事不让我们多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相似。由此可以了解庄子不是消极的哲学家。

剧照

04灵魂去了哪里

齐平生死还是很难的,我们总需要一个灵魂不灭来安慰这过不好的人生。说到底,还是不知生导致的。

人不可能都成为圣人,成为佛,所以现实人生的心灵总需要安慰。基督教说死后去见上帝,佛教说轮回转世,这都是很好的安慰,也在道德的约束上起了一定的作用。

从我们现代人的认识看,灵魂是大脑和神经的功用,生命特征没了,这种功用自然也就没了。这种认识滋生了太多人无节制的物欲、情欲,他们对努力生活的意义抱着怀疑的态度,空虚感吞没理想,甚至泯灭人性。

对待死亡,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句话用柴火比喻有形的生命,用火种比喻灵魂,意思是柴火灭了以后,火种得到传承,不知道这种相传的尽头。

生命的形体消灭以后,灵魂变换了一种形式存在了吗,庄子似乎肯定了灵魂的传承,但也似乎说他不知道这种传承。灵魂的存在性仍然是个疑问。

对于这个问题,芦苇读不懂庄子,让我们继续阅读,参悟伟大的人文经典。

芦苇书社

芦苇书社

书没读几本

却和人讲了不少道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庄子《养生主》里的那些事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