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求子去哪个寺庙(淮阳求子)
导语:旧时黄淮平原徐州地区求子祈嗣的风俗
旧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思想影响巨大,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观念根深蒂固,民间形成了一些求子祈嗣的习俗。
在徐州周边地区,如果年轻的妇女结婚二三年内还没有怀孕,就要考虑求子祈嗣了。祈子风俗多种多样。摘录整理如下:
1.摸子:大年初一,待儿子五更时分出去拜年之际,老太太悄悄尾随到自家的大门外,在黑影里摸块石头带回来,藏在儿媳妇的床沿下,据说这样可以代儿求子。
2.晒被子:大年初一,爆竹噼里啪啦炸响时,不等太阳露红,扯出棉被,口中念念有词:“晒晒被面,生个蛋蛋(男);晒晒后里,生个小女。”
3.押子,在有神庙的山林里的柏树枝上,放一块石头,因为“柏枝”的谐音为“百子”,以祈得怀孕生子。每逢庙会日,祈子者选择一棵大柏树,烧纸礼拜,把小石头放到枝杈上,礼仪即告完成;后来者在先前的石头上再放小石块,如此叠加三层四层,聚石成塔,形成不小的宝塔状押子塔。
类似押子的还有吃柏子和槐子,这也是在寺庙里的古树下进行的。每逢庙会或年节时,祈子者到古柏或古槐下进行祷告,摘采柏子或槐子食之,认为这样即能怀孕有子。
4.舍饭求子:过去不孕的人,会认为是自家的阴德不够,于是便在每年冬天施舍粥饭,以积阴德,求得天赐福子。舍饭一般在腊八进行,一定要虔诚,通常是平日做饭时,每天留下一点米、豆、荞、麦等,攒到腊八,做成腊八稀粥,施舍给上门乞讨或村里贫困之人。
5.拴娃娃:又叫拴喜、拴孩、叩儿、抱孩子,是祈子最普遍采用的形式。许多娘娘庙,庙内的供桌上,摆放有数十个男性泥娃娃,或坐或爬,露着“小鸡儿”。拴娃娃者在女性长辈的陪伴下,在庙里交上喜钱,然后磕头焚香,祷告祈求后,便可从泥娃娃中挑选一个,拿红绳往其脖子上一套,口中念念有词道:“有福的小子跟娘来,没福的小子坐庙台,姑家姥家都不去,跟着亲娘回家来。”然后,用红布把泥娃娃包起,抱回家放在炕头上的窗窝里,一日三餐供奉。倘若来年还是没有孕况,则再次祈子。如果有孕,特别是生了男丁,要携带丰厚的礼品来娘娘庙还愿。
6.搂砖:在农历三月三、七月七这两天,天未大亮之前,手中拿着耙子,趁无人看见时,婆婆在街上搂来搂去,直到搂到一块砖头,喜滋滋揣回家去,那就意味着要添一个男孩了。
7.与尼姑结干亲祈子风俗:不孕妇女到尼姑庵说明来意,献上彩礼,以姐妹相称。尼姑用红绳拴一泥娃娃,并给起一个乳名,授于祈子者揣在怀里,如同婴儿般怀抱着一路呼喊乳名回到家里,安放于床上。此后,夜夜守护直到怀孕生子为止。所生的孩子,日后要喊尼姑干娘。
8.拍喜:每到正月十五,村里如果有媳妇婚后两年还没有怀孕,该媳妇就要做好挨打的准备了。这天一大早,村里的一些无聊小青年会手持棍棒闯入不孕者家中,把不孕媳妇强行拖至村子里某个诸如马厩、粪坑等污秽之处,用扫帚、竹条、木棍拍打,赶着不孕媳妇奔跑。求饶是不起作用的,一阵下来身上已是伤痕累累。此时,丈夫只能远远观望,不能向前阻止。直到眼看媳妇难以支撑,做丈夫的才笑脸向前劝阻,并掏出香烟、糖果之类散给众人。如果来年还是不孕,再次挨打是不可避免的。
为何做丈夫的乐意看着自己的媳妇挨打而无动于衷呢?这与“棒打出孝子”的信条被曲解附会为“棒打出小子”有关,挨了一顿棒打,来年能生出胖小子,做丈夫的认为值得。而棒打的地点为何选择粪坑?这则与民间紫姑神(厕神,又称子姑)的信仰有关。
9.摸秋:妇女艰于子嗣者,每于中秋月夜潜至菜园,摘一瓜,回,以为宜男之兆。谓之摸秋。之所以在中秋月夜偷偷“摸秋”,是因此时瓜熟籽成,如人之“足月”,食之腹中能产生交感触孕的效果。此外,瓜藤蔓延,藤瓜累累,又被赋予了‘瓜瓞绵绵’的吉祥成分和传宗接代的象征意义。
10.剪纸求子:在邳州民间剪纸的传统图案中,常能看到“送瓜祝子”的图案。往往表现为一个小孩拖着一个南瓜,瓜上栖息着一只喜鹊,而孩子衣裤的装饰纹为梅花图案。这种“喜上眉梢”与瓜、儿同图的构想隐含着“得子有喜”的暗示。
11.喜蛋祈子:女儿婚嫁之时,事先必须准备一个朱漆“子孙桶”,桶里装有数个染红的熟鸡蛋。嫁至男方的新婚之夜闹洞房时,一些久婚不育的妇女就会讨要子孙桶内的红蛋。她们相信,一旦吃了子孙桶的喜蛋,将会带来好运,怀孕生子指日可待。
12.口彩求子:婆婆或丈夫煮个“溏心鸡蛋”(外熟里生,蛋黄溏心)给不孕的媳妇吃,有意识地问好这鸡蛋生不生?她会意地脱口而出:“生、生……”一语双关。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馨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