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有什么病害(辣椒疾病)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辣椒这个病,每年都发生,危害最严重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辣椒有什么病害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辣椒疫病是辣椒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病周期短、流行速度迅猛异常。一般发病率20%~30%,重病田块达70%以上,严重时可导致绝收。
主要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茎,特别是茎基部最易发生。茎染病多在近地面或分叉处,先出现暗绿色、湿润状不定形的斑块,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病斑。病部常凹陷或缢缩,致使上端枝叶枯萎。叶片染病出现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叶根快湿腐脱落。果实染病多从蒂部开始,出现似热水烫伤状,、暗绿至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可使局部或整个果实腐烂,逐渐失水后成为黑褐色僵果可残留在枝条上。湿度较大时,染病部位表面可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层,这是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茎基部发病症状
茎部发病症状
病原特征
病原菌为辣椒疫霉菌,属于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孢囊梗简单,菌丝状,淡色。孢子囊顶生,长椭圆形,淡色,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大小为27.6~55.8×15.5~31.6微米。萌发时产生多个有双鞭毛的游动孢子。卵孢子圆球形,黄褐色,直径为15~28微米。病菌还能产生球形的厚壁孢子,淡黄色、单胞。
分枝发病症状
发生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一般可存活3年以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卵孢子开始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入辣椒的根部、茎基部、叶部。在辣椒生长期间,病株陆续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随灌溉水和雨水扩散传播,发生多次再侵染。病原菌还可通过风雨吹溅和农事操作而传染,引起叶、枝、果发病。
果实发病症状
果实后期发病症状
发病原因
病菌生育温度范围为10-37℃,最适宜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发病迅速,尤其是大雨过后天气转晴,气温急剧上升,疫病发生较重并迅速蔓延。重茬、低洼地、排水不良,氮肥使用偏多、密度过大、植株衰弱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以辣椒挂果后最易受害。
防治法方
(1)选择抗病品种: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栽培方式,选择适宜的高产抗病品种,是防止疫病蔓延最有效的方法。
(2)清洁田园: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收获后也要及时清除残枝败叶,减少初侵染源,有条件的地区,可与非茄果类、瓜类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
(3)加强栽培管理:定植时要全面覆盖地膜,加强田间通风排水,严防田间积水。棚室栽培要调节好温室的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使温度白天维持在25-30℃,夜晚维持在14-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以利于辣椒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利于病害的侵染发展,达到防治病害之目的。
(4)药剂防治:辣椒移栽缓苗后、初花期、露地雨天前后和保护地浇水前,要注意喷药保护,可选用下列药剂或配方进行防治: 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钒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700倍液,或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等药剂。视病情,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此外,还可进行药液灌根封锁发病中心,可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甲霜恶霉灵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病穴和周围植株灌根,每株药液量250克,灌1次~2次,间隔期5天~7天。
棚室栽培的,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克~300克。分4~5堆熏烟防治。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辣椒这个病,每年都发生,危害最严重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