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道德经中道生万物(道生万物的道是什么)

导语:道德经演义(44)道生万物 人为其母

《道德经》的各章节之间,章节中的词句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如果哪位的解读割裂这种联系,可以判定其解读是有问题的。第四十二章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们来看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一句可以说是《道德经》中知名度最高的章句之一,同时也是解读得最五花八门的一句。我总结了一下,比较典型的有以下这些解读:

道生一,一即无极、太极、元气什么的,一生二即阴阳,二生三即阴阳相合之和气。这一种说法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道生一即一元、一体、合一、抱一,一生二即“天地”,二生三即天、地、人。我认为这种说法最靠谱,但没有人解读为什么这样,或者没有说透彻。道生一即道生德,德即得一,一生二即上德和下德,二生三即仁、义、礼。道生一二三不过就是用简单的数字递增,来表明事物从数量上逐渐增加、结构上日益复杂的一个过程。就如同广告词:一个梦想,两个梦想,三个梦想,千万亿个梦想……这种说法竟然赞同者也很有多。还有人说是一维、二维、三维。还有人说是时间、空间、宇宙。还有人说是宇宙大爆炸、量子纠缠、玄态、熵增、薛定谔的猫什么的。……

除了第二种,其它解释基本上都不能说服我。我的判断标准有两个:一是道生一二三到三生万物,逻辑上必须自恰,二是与整部《道德经》有联系。有的解释逻辑上能自恰,但其阐述的道理在《道德经》中是孤零零的(孤零零地解读《道德经》是一种通病,凡解读《道德经》,道理上鲜有说错的,大家讲的道理都是大对特对,可是和《道德经》本身没有任何联系,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老子不可能孤零零的用一句话来阐述一个道理,他阐述的道理能在不同章节找到互相印证的词句,这是《道德经》的一大特点。

那么下面我阐述我的解读观点:

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主题思想。这句话是主题思想是“阐述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进程”,这和整部《道德经》的主题思想是一致的。

其次,要理解“生”是什么意思。《道德经》一直在说“生”,如第二章“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并由此衍生出母子、父子关系,如第一章“有名万物之母”,第六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等。我们在《道德经演义》第三十六回已经探讨过这个问题。“万物”是谁生谁养?这是《道德经》的一大命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有好多问题说不清楚。答案也很简单,学《道德经》者都能张口就来:道生养万物。问题是:道怎样生养万物?在多数解读者的思维中,既然是生养,那就如同动植物那样生养呗,还能怎样?那问题又来了:动植物生养下一代很好理解,那非生命物呢?于是,又有解读者认为:生养不是动植物那样的生养,而是“派生”“衍生”。那么再追问下去:派生、衍生又是一种怎样的“生”,是无性繁殖还是有性繁殖……

这样的思维和这样的追问,包括这样的解读,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以我得出自己的结论:《道德经》中所说的“万物”,是“道”所生不假。 《道德经》作为率先从哲学的意义上阐发“道”这个概念的经典,强调“道”生万物。这意味着“道”之所以崇高,不仅仅在于它给万物画出了道道,定了个规矩,让万物运行符合“道”的规律和“道”的要求,还在于它赋予了万物无穷无尽的“生机”,让“万物”生生不息。或者换一句更容易理解的话来说,“道”就是万物的生生之意,而生生之意在这里仅仅是哲学问题的形象化思维罢了,千万不要把“生”理解为生育、生养、派生、衍生。“生”的真正含义,是“道中四大之人”从思想上“产生”。说到底:“道生万物”,其实就是人的思想对事物产生认知并形成概念(见三棱心《道德经演义》第42回)。

那么由“道生万物”而解读为“人生万物”,是不是【三棱心】偷换概念、诛心杜撰、胡说八道?不是的,《道德经》说得很明确: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而作为“居其一大”的“人”,既然以“大”名之,就是“道”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才是“生”万物的母体所指。“道生之”的意思是,“道”在生万物的过程中只是一种“遵循”,相当于生生不息的“基因”,在“人”的认知中,将“道之无”生成了“名之有”,于是“万物”产生了。所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连“天、地”这样最重要的万物都是人的认知所“生”,最终连“道”这个本原也是人的认知“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所以“人”才是能够“无中生有”的母体。由此可知,《道德经》中“生”不是“生产”,也不是派生,也不是衍生,而是“人的思想对事物产生认知并形成概念”,认知从无到有是谓“无中生有”,从无名到有名,才有了“万物”。

既然“人”又是“道”中之物,所以将功劳归之于“道”,这本身就体现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这就是道之玄德“生生不息”的妙义所在。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讲的就是“人类的认知及其思想的积累”。人类的“思维之源”就是“道”,“道”通过人类的“玄牝之门即思维器官”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使人类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而积累了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

《道德经》中散见于各个章节的“母”“根”“甫(父)”“牝”等字眼,字面上说的是“道”,其实说的都是“人”。如果离开“人”进行强解,怎么解都解不通顺,但是一旦和“人”联系起来,就豁然开朗。

那么本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如此。其中的“生”即是人类的认知,这句话说的即是“人类思维认知万物的历史和过程”:

“道生一”的意思是:当人类认知到“道的本源即混沌一体”存在的时候,人的认知达到了第一个境界;“一生二”的意思是:当人类认知到“地之承载和天之包容”的时候,人的认知达到了第二个境界。这里的天、地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天地,而是一种属性的概念;“二生三”的意思是:当人类认知到“人类自身高级别另类的存在”的时候,人的认知达到了第三个境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个过程,完成了对“域中有四大”即对“道”的认知,这为“三生万物”奠定了基础。

当人类认知到自身的另类存在后,同时也意味着认知到了自己与“万物”的同与不同,从此与“万物”既有了分别,又并行不悖——人类自己既是万物之一,也是“万物之母”。因为没有人类,就没有“万物”——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人类不存在了,还有“万物”么?那时候,宇宙自然就会回归到“混而为一”的混沌世界,那个世界没有牛没有马,没有山高水长,没有时间空间……一切事物都没有概念和分别,那是“无”的状态。只有人类的认知能将“无”的状态唤醒,赋予其千百万种含义,从而“有”了世界的丰富多彩。

人类正是利用自己的认知,在“无”的一张白纸上,创造了“有”,创造了“万物”。所以又说第四十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和本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两句话是互相印证的,是一个意思的两种表达方式。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由人类思维“(产)生”的“万物”,其实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具体物,而是留存于思想上的知识、规律等各种认知。学习《道德经》者普遍性地对“万物”的理解,是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那些事物。这是不对的。如果这样理解,就没法解释“生”是什么意思。

由人类思维“(产)生”、留存于思想和认知中的“万物”,其特征是“负阴而抱阳”,即包括“无”和“有”两种属性:“无”是客观性、本源性、绝对性,“有”是主观性、规定性、相对性。换句话说,“有”即是人类赋予其“名”的属性,处于“有名”的状态;“无”即人类尚未赋予其“名”的属性,处于“无名”的状态。这两种属性老子借用了“阴阳”这对词汇来表述,是人在对事物认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不可改变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不同表达。

认知是为了行动,思想是实践的先导。“万物”中存在的“有”和“无”这两种属性对于指导实践各有其利弊,单纯地重视其中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不可能也不可取。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时候,从“无”出发,意味着站在客观的立场;充分考虑“有”的实际,意味着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要“充气以为和”,要在头脑里、思维中,让“有和无”即主观和客观的各种因素充分融合。在第四章老子描写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这就是“冲气以为和”的具体描述。在第一章写道“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是“充气以为和”的另一种不同表达。发挥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作用,使之调和、损益,从而最接近真理、真相,这是实践最强有力的先导。

“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认识论,“充气以为和”是方法论。在实践中两者要在思想中“玄之又玄”,这就叫“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以“玄之又玄”和“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又是一种意思的不同表达。

比如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从部落中心说,到地球中心说,到太阳中心说,到银河系中心说,一直到现在认知到宇宙并没有什么中心。这个过程就是“玄之又玄”的过程,也是“冲气以为和”的过程。人类认知经过否定之否定,不断地推陈出新,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知之甚浅到知之甚精、甚细,这个过程就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

在三十九章中老子就写道“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里又出现了一次。三十九章举这个事例,是为了说明侯王的这个思想行为是为了践行“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个为道得一原则;此章再举这个事例,是为了说明侯王以此实践“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维认知原则,从而得出结论: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进一步阐述人类认知万物是如何“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就是有损有益罢了。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这里的“物”仍然指的是“万物”,即人类的思想对认知到的事物进行“无名”到“有名”的规定性后,而形成的概念。人类对事物的认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充气以为和”的过程,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过程,是“玄之又玄”的过程,在人类认知的过程中,对于符合客观实际的认知会保留下来,对于已经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认知会减损、改变,这个过程就是“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得其实弃其华的思维实践和认知积累,这是人类思想公认的对事物的认知途径和认知原则。只要人类存在,其思想就如“玄牝之门”,就是“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从而积累起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这一句是说知识的传递。“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前人传授给我的知识,我也传授给别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只有那些有用的可作栋梁之才的知识,才会长久地传递,永远也不会泯灭。老子的言外之意,这些知识就是符合“道”即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也就是真理。“吾将以为教父”,我将这些真理当做最重要最基本的教材。

特别强调“强梁者不得其死”,这是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误解更甚的一句。“强梁”流行的解释指“强横”或霸蛮无理、以势压人的人。但还有另外一个解释,是指“强壮高大的树木”,引申为“栋梁之才”。比如《庄子》里有一句话——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意思是——有这样的一个人,做事敏捷果断,看问题通透明达,学习勤奋不倦。这种人,可以和圣明之王相比吗?这里的强梁即指敏捷果断,再引申即指有用而重要的知识资源。

从文脉上分析本章,先讲认知的过程,再讲认知的方法,再讲认知的结果,再讲认知的传承。层层衔接而递进,一气呵成,美不胜收。

解读得比较臭长,如果读者能读到此处,算是缘份吧。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