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礼者人道之极也什么意思(孔子曾说过礼者人道之极也)

导语:论语史鉴:礼者,人道之极也

第三篇第18章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尽:器中空也。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只手拿着刷子在刷洗器皿,表示饮食已尽,以此表示终尽之意。现在的简化字“尽”,远在唐代敦煌佛经写本中已经使用。

本义是器中空无,净尽,泛指竭尽、完尽。如《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意为: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

尽又引申为终尽、完了、竭尽。《左传·哀元年》:“去恶莫如尽。”即:除恶务尽。《礼记·曲礼上》:“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

由终尽义引申为死亡、达到极限。如:“自尽”。

由竭尽义,即全部用出、使尽义引申为范围副词全部、都。如柳宗元《捕蛇者说》:“触草木,尽死。”

以上各义都读jìn。有时读jǐn。作副词,表示达到最大限度,如言“尽量” “尽早” “尽快”,《礼记·曲礼上》:“虚坐尽后,实坐尽前。”

礼:履也!就是一个人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履行的责任。一方面它是一套外在的制度,即通常所说的“礼制”。另一方面,它还是一套内在的观念,即后人常说的“道德准则”。

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希腊、罗马不太一样,维系古代社会结构稳定的不是奴隶主贵族和平民奴隶两大阶层的对立,而是由亲疏远近的血缘关系和上下分明的等级关系混融起来的各阶层的和谐。

周王朝尤其如此,它是由长幼分宗、婚姻系连、嫡庶区别等一系列形式建成的一个巨大金字塔式结构,塔尖、塔身、塔基之间既有层层压迫的等级关系,也有互相依存的亲缘关系,使这些关系不致于混乱无序的制度叫作“宗法制度”,而礼就是宗法制度,支持它得以成立的观念就是宗法观念。

谄:从言,臽( xiàn)声。臽是陷的初文,言臽结合意为用奉承、巴结的话使人掉入陷阱、圈套。谄的本义:曲意逢迎。

如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谄于后。”《易·系辞》:“君子上交不谄。”《荀子·臣道篇》:“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

谄和谀常合用,但意思不一样,《庄子·渔父》:“希意道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又如《荀子·修身》:“谄谀我者,吾贼也。”

谄也指满足,如《管子·五辅篇》:“淫声谄耳,淫观谄目,耳目之所好谄心。”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一个人在为领导做事时,竭尽全力,能按照规章制度去做,人们往往会以为这个人是在巴结奉承领导。”

尧舜禹三代的君主的所作所为是符合天道良心的,所以那个时代为君做事的人,是尽心尽力,按照君主的意志和要求去做事的。那时事君尽礼是应该的,无可非议的。也不会“人以为谄”。

三代以后,昏君辈出,国君的意见有时候就不再符合天道良心了,那么这时候为国君办事的人,如果仍然听国君的话,按照国君的要求去做事,那就成了破坏公正平的帮凶了。

同时,那些遵纪守法、维护公正平等、不遗余力为国君办事的人会被认为是没有骨气的无耻小人。只有敢于反抗、不合作的人才会被认为是君子、贤者。

在孔子的时代,世风日下,凡事事君尽礼的人都会被认为是谄媚,所以孔子发出了如此感慨。

那么,应该如何事奉国君呢?孔子曾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荀子曾说:“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现在的社会也是这样,大家都不讲诚信了,如果我们很讲诚信,会被人认为是傻瓜。

我们现在为领导做事一定要遵循三个原则:一、竭尽全力,不遗余力。二、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做。三、符合道义。

荀子的《礼论》

《礼论》是荀子著作中最重要的一篇,它系统论述“礼”的起源、内容和作用。文章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会产生争夺和混乱。

荀子认为,礼仪不是天然就有的,是后天人为制定的。还认为,礼仪不仅能“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而且也是治国之本,人道之极。

礼除了“养”还有“别”,“别”即“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两者相互依存。

荀子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古代的先王们厌恶这种混乱,遂制定礼仪来区分等级名分。用来调节人们的欲望,用以满足人们的要求。

荀子说:“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在荀子看来,礼仪的具体作用就是,能够调节人们的欲望,不因财物缺乏,而感到欲望不能满足。而且,也不会为了满足欲望,而将财物消耗殆尽。在礼仪的作用下,财物和欲望都会随时代的发展,逐步提高。

荀子说:“儒者将使人两得之者也,墨者将使人两丧之者也,是儒、墨之分也。”

荀子认为,如果只专注于利益,那么,利益终将有损。如果只专注于快乐,那么,就会招致灭亡。

儒家之所以提倡礼仪,是为了让两者都能得到保全。而墨家的主张,却会让两者都受损失。这就是儒家、墨家的根本区别。

荀子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就是生命本源;祖先,就是种族本源;君主和老师就是治国本源。

在荀子看来,没有天地,就没有生命。没有祖先,就没有后代。没有君主老师,天下就不能得治。所以,天地君亲师是礼仪的本源。

荀子说:“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

文章重点论述丧祭之礼,提出“隆礼”的观点,指出礼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

荀子认为,祭祀用生鱼,是为了回归本源。吃饭用熟食,是为了自己享用。回归本源是礼仪的形式,自己食用则是礼仪的常理。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礼仪的内容。

荀子说:“凡礼,始乎棁(脱,简单义),成乎文,终乎悦校(恔,愉悦义)。”凡是礼仪,总是从简单开始,逐渐发展出仪式,以使人愉悦结束。

在荀子看来,最完备的礼仪,是将感情融入到礼仪之中。并且,有时要侧重感情,有时要侧重礼仪,二者不是并驾齐驱,是互有胜负。

荀子认为,就像秤,公平的最高标准一样。礼仪,就是人道的最高标准。效法礼仪、重视礼仪,就是有原则的贤人君子。

荀子说:“故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

敦厚,是因为礼的积累;大度,是因为礼的广大;高尚,是因为礼的隆盛;明察,是因为礼的透彻。

在荀子看来,人若能在礼的范围内行动,就是士君子;超过了礼的范围,就是普通百姓。那些在礼的范围内,应付自如的人,就是圣人。而圣人表现出来的敦厚、大度、高尚以及明察,是体验礼仪的结果。

荀子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礼仪是用来小心、谨慎地处理生与死的。

荀子认为,生是人生的开始,死亡是人生的终结。而把开始和结束都处理得很完善,就需要抱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把死看待的同生一样。

荀子说:“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馀、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礼仪,就是截长补短,减少有余、弥补不足,是表达爱慕恭敬的一种仪式,也是养成实行道义的美德。

在荀子看来,礼仪是一种表达爱慕、恭敬的文明仪式,它能让人们培养成坚持实行仁义的美德。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冰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