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头菜是什么菜(头菜的特色做法)

导语:头菜巷:青石板上卖头菜,曾盛极一时

头菜是什么菜(头菜的特色做法)

和九曲巷一样,头菜巷在清朝就已存在,虽然它远不如九曲巷等老巷那么闻名,可从清朝末年开始,它便盛极一时,常年人来车往,青石板路上被碾出深浅不一的车辙。

现在的年轻人,知道头菜巷的已经不多。它是一条连接大南路和内环南路的小巷,只有二三十米长,最宽处不到2米,窄的地方仅能开过一辆电动车。

鸡公车碾过青石板,两边头菜摊一排排

头菜巷两边都是老旧民居,有的房子昏暗、杂乱,与车来人往的大南路和竹篾行有着天壤之别。不过,上世纪50年代前,头菜巷可是热闹非凡,圩日更是人头涌动,想过头菜巷需侧身而行,小心翼翼,因为巷子两边都摆放着小贩们出售的头菜。

旧时,头菜咸卜由于耐存储,是玉林人餐桌上常见的菜,每年深秋,农民把田里的头菜拔了,切片腌制晾晒后,便可食用了。有精明的农民挑着头菜来到城里,在西街口一个面积不大的十甲菜市摆卖,附近村民也在此卖菜。因菜市摊位不够,卖头菜的农民就在附近的无名小巷摆卖,时间长了,这条小巷便被人称为头菜巷。

“据说清朝末年就有人在这里卖头菜了。”家住大南路的一位杨姓老人说。

头菜巷也是三日一圩,每逢圩日,农民或者小贩担挑手提、推着鸡公车,带着头菜来这里摆卖。铺着青石板的巷子,由于鸡公车长年累月的碾压,路面上出现了深浅不一的车辙。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小男孩手举着托盘,在头菜巷叫卖牛巴。小男孩叫“文十六”,后来成了制作玉林牛巴的牛人。卖头菜的农民、小贩收摊后,喜欢买一些牛巴带回家,或者到附近的粉摊喝上两口。

家住大南路60多岁的杨阿姨说,由于头菜巷生意好,带动了附近的消费,她的父亲原来在头菜巷做小生意,后来赚到了钱,在南街盘下了一间小铺面。

头菜巷不再卖头菜,砧板唱主角

1954年,政府集中规范经营市场,卖青菜的摊位搬到了新建的城中市场,头菜摊则搬到了东成小学后面。头菜巷从此变得冷清,头菜巷的名字却留了下来。

上世纪60年代,附近居民为了出入方便,在头菜巷铺上水泥,青石板再也看不到了,但巷子宽度和以前差不多。

上世纪80年代,头菜巷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七八户经营砧板的人家在这里落地,每天锯砧板、卖砧板。“以前玉林人用的砧板一般是松木、牛加利木做成的,80年代开始,有人用越南枧木砧板。”在头菜巷经营砧板的欧二叔说。

头菜巷摇身一变成了砧板专卖巷。玉林城区和周边的人都喜欢光顾这里,批发零售砧板。头菜巷的名字渐渐被人遗忘,有的人还用“卖砧板那条巷”来代替头菜巷的称谓。

“80年代我做砧板时,生意比较红火,1.2尺砧板才六七元一个,现在涨到了100多元。”欧二叔说,几年前超市遍地开花,砧板生意大受影响,有时几天都卖不出一个砧板。不过,由于这里销售的砧板质量好,仍有一些人慕名前来购买。现在在头菜巷经营砧板的只有4户,有一户干脆不开铺面了,仅在墙上挂了一个“销售枧木砧板”的牌子,方便老顾客联系购买。

如今头菜巷重归寂静,已难觅昔日繁华,还有多少人知道它曾经“鸡公车碾过青石板,两边头菜摊一排排”。 (记者 刘赛)

来源:玉林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原创用户编辑投稿,若来源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更正修改。2023年04月08日由小琪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