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意识到旅行是多么美好(没有人的旅程)
导语:关于“旅行”没人知道你是谁
关于“旅行”,人们常常会与“旅游”混淆在一起,两者字面上一字之差,却缪之千里。
1.“旅行”与“旅游”的区别:
字面理解,一字之差,差之千里。汉典云:“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对于是指个人,是行走。旅游是指游玩,通常是团体出行,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旅游就是旅行游览活动。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旅行要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旅游也是一种娱乐活动,任何去外地游玩都可以算。世界旅游组织指旅行的定义是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英里(88.5千米)。”
2.旅行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
在一档节目上,樊登采访周国平先生,谈论人生的意义。周国平先生说:“没有,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叔本华说,人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以后就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最后的结局又是死亡。一场空。”未知生,焉知死。不只是人,包括所有的生命,意义何在?都是一个谜。”
所以,在周国平先生看来,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但具备生命的人给它赋予了意义,这比生命本身还重要。
旅行其实也就是这样,旅行本身没什么意义,重点在于旅行之人想赋予它什么意义!
旅行的意义大概就是:识于自己,识于天地,识于众生。
或许对每个旅行人来说,旅行的意义是不同。
3. 旅行的目的是什么?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便是一种。万里路这不仅仅只是地理位置的移动,其实也是时间的移动。行走是桩体力活,需量力而行,也是旅行的必修课。
随着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会希望出去走走,而旅行成为很多人逃离都市生活,躲避压力的一个行动。出去旅行,不仅能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更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和见识。从科学角度来讲,一段旅行可能不仅让你心情愉悦,更会给你带来长期的人格变化,进而影响你在未来的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长期旅行的人倾向于拥有更高的开放度和更稳定的情绪。
旅行可以寻求感官上的满足感。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从一种固定状态挣脱所有的关系出来,就是那种你可以把自己完全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那种感觉就像被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陌生的气味、陌生的光线包围的,就是旅人可能在路上最追求的那种东西。在旅途中忘记时间、忘记地点、忘记身份、忘记年龄,甚至忘记性别的人。
旅行可以看到不同的事物,深度旅行会让你知道可能还有这样一个地方,跟我们同样的人,然后因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们的命运跟我们完全截然不同。真正去了解这个当地的人、当地的历史风物的兴趣,只有近距离接触那个地方,近距离接触那地方的风土人情,体会神秘未解的古老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是历史背景的衍生及演化。
或许对每个旅行人来说,出发前都是带有目的性。其目的可能是为了单纯的地标、地缘的移动;或为了个体释放压力、情绪调整;或为了感官的满足,拓展视野;或为了了解他乡异国的历史风物、风土人情;或为了感受不同山谷沟壑与江河湖海的壮美风景、山珍海味特色的美食;或为了流浪式探索、探险精神等。
4.旅行真的能使人改变吗?
余光中先生说:“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你会深刻地了解到原来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理解中的方式去生活。于是,你的心胸变得更宽广;最后学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旅行,即意味着离开熟悉的地方,经历各种不同的冲击、吸收与内化,进而影响你性格中的开放性。发现自己或许会变得更加的豁达,对于一些事情看得更开,眼界也要比之前要开阔了许多。旅行不仅是赏心悦目的经历,还能拓展我们的思想格局,让我们感受到由空间、时间、自然和人类构成的广阔世界
关于“旅行”,名家语录: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称其为旅行。——林语堂
旅行的一个危险是,当我们还不具备欣赏风景的能力时就去走马观花地看——阿兰德波顿
免责声明:本文由原创用户编辑投稿,若来源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更正修改。2023年04月08日由小彤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