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刘氏族谱(东汉末年有多少刘氏宗亲)
导语:东汉末年的十三州,刘氏宗亲占了五州,却还是无法兴复汉室
东汉末年,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的时期。也即从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立计算,为45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彼此混战。在东汉末年,很多实力强劲的诸侯,都不是汉室后裔,比如袁绍、袁术、孙策、吕布、公孙瓒、马超、曹操等。
对于这些诸侯来说,自然大部分都不会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即便是曹操,也只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助东汉天子来获得更大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刘备自然是势单力薄,所以蜀汉也只是偏居一隅,未能兴复汉室。不过,实际上,在东汉末年,刘氏宗亲一度在东汉十三州中占据了五个州,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汉室后裔相继败亡,最终还是无法挽救汉朝。
幽州牧——刘虞
东汉末年,幽州曾经是公孙瓒和袁绍的势力范围。但是,在公孙瓒之前,幽州是刘虞这位刘氏宗亲来执掌的。刘虞(?-193年),字伯安。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在东汉末年,曾任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等职,颇有名望。中平五年(188年),刘虞出任幽州牧。董卓篡夺东汉王朝的大权,还派人笼络刘虞,加官至大司马,封襄贲侯。
至于袁绍讨伐董卓后,更是准备立名望较高的幽州牧刘虞为帝,当然,终于汉室的刘虞,自然拒绝了这一建议。公元193年,幽州牧刘虞于与公孙瓒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因而进兵攻击公孙瓒,兵败为其所执,惨遭杀害。自此之后,幽州先是被公孙瓒所据,然后又被袁绍、曹操相继攻占。
兖州刺史——刘岱
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刘岱是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兖州刺史。公元190年,董卓篡夺东汉王朝的大权,兖州刺史刘岱联合袁绍、曹操等人讨伐董卓。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打算派兵迎击,手下鲍信劝阻,认为应当先坚守。不过,刘岱不采纳鲍信的意见,坚持出战,结果兵败被杀。在兖州刺史刘岱兵败被杀后,鲍信等人迎曹操为兖州牧。自此之后,东汉十三州中的兖州,自然成为了曹操的地盘。
扬州刺史——刘繇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作为汉室后裔,刘繇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东汉末年,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后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淮浦。兴平元年(194年),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作为扬州刺史,刘繇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一度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
虽然手下拥有太史慈等猛将,但是,刘繇显然不是小霸王孙策的对手,最终还是败归丹徒。此后,刘繇又击破反叛的笮融,旋即病逝,年四十二。等到扬州刺史刘繇病逝后,孙策自然获得了平定江东,进一步扩张势力的良好机会。到了三国鼎立的时候,扬州也成为东吴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荆州牧——刘表
相对于以上三位刘氏宗亲,荆州牧刘表自然被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所熟悉。东汉末年,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董卓被杀后,刘表被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封成武侯。在荆州期间,刘表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由此,荆州牧刘表虽然治理有方,但是,其却没有匡扶汉室的远大志向。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逝。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在此之后,荆州成为曹魏、蜀汉、东吴三家的必争之地。
益州牧——刘璋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东汉末年宗室,益州牧刘焉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和荆州牧刘表一样,刘璋虽然也是汉室后裔,但是,其也没有挽救汉朝的目标,只是想着割据一方,在益州这一州之地固守。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听信手下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想借刘备之力,抵抗曹操。可是,让益州牧刘璋没有想到的是,此举乃引狼入室,刘备反手攻击刘璋。
在益州之战中,刘备步步为营,最终围攻成都,迫使益州牧刘璋放弃了抵抗。公元214年,刘备正式取代刘璋,开始执掌益州。总的来说,在东汉末年,刘氏宗亲一度占据了东汉十三州中的五个州,但是,这些汉室后裔并没有团结在一起,更没有挽救汉朝的长远规划,最终相继败亡。
免责声明:本文由原创用户编辑投稿,若来源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更正修改。2023年04月08日由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