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柑橘花皮果原因防治(花皮碰柑)

导语:柑橘预防花皮果全年方案,九大“颜值杀手”需要对症下药

柑橘花皮果出现后是无法补救的,严重的花皮果商品价值极低。想果实外观品质好,一定要预防好花皮果。导致花皮果最常见的原因有蓟马、灰霉病、风伤、锈壁虱、白癞病等……

1、蓟马导致花皮果 蓟马吸取柑橘嫩叶、花、幼果等汁液,幼果被害后表皮有斑疤,表皮斑疤随着果实膨大就逐渐明显,就成了花皮果。 预防方案:在花蕾露白期进行喷药,可用螺虫乙酯、氯氟吡虫啉、联苯.噻虫胺等。盛花期若发现有可用噻虫嗪、吡虫啉等。谢花期80%左右喷保果时,可用氯氟啶虫脒、噻虫嗪等。 2、灰霉病导致花皮果 谢花期阴雨天花瓣没掉落,腐烂时会感染灰霉病。腐烂的花瓣接触到幼果上会产生病斑,病斑常呈木栓化或稍隆起,形状不规则,随着果实膨大病斑越来越明显,就成了花皮果。 防治方案:谢花期进行摇花,让花瓣掉落,减少灰霉病的发生,遇到阴雨天气进行喷药防治,可用嘧霉胺、异菌脲、腐霉利等药剂。喷第一次保果时,可用腐霉利、吡唑醚菌酯、噻霉酮等药剂。 3、杀梢药害造导致花皮果 杀梢药剂普遍含有类似除草剂的成分,稍微使用不当就容易损伤果皮,造成花皮果,比如高温喷药、浓度过高、喷水量过大等。 预防方案:不到万不得已,都不建议使用杀梢药剂。若是使用避开高温晴天喷药,使用浓度不能过高,喷水量不宜过大(不要来回重复喷),主要喷施树冠外围。 4、风伤导致花皮果 挂大风或喷药水压过大,果实摆动与果实、枝叶、其它东西发生摩擦,果皮损伤造成花皮果。 预防方案:有少量是难以避免的,大面积出现的果园一般都是常有大风或喷药水压过于大。在建园时要选择避风的地区或者地形种植,喷药水压不能过于大,尤其是在幼果期。 5、溃疡病导致花皮果 果实感染溃疡病后,果皮会出现黄色或褐色病斑,然后病斑木栓化,呈火山口状开裂,防控不好病斑会感染更多,果皮的病斑就成了花皮果。 防控方案:抗溃疡病差的品种,新梢生长期一梢三防控。预防/花蕾期/幼果期用药:噻菌铜、噻唑锌、春雷霉素等。防控用药:喹啉铜、氢氧化铜、春雷王铜、王铜代森锌、矿物油+铜制剂(膨果期避开高温使用)等。 6、白癞病导致花皮果 果实感染白癞病后,表皮破裂呈碎屑翘起形似癣癞或有不规则灰白色病斑,刮去病斑可见果皮绿色层,严重的整个果面都有病斑,果皮上的病斑就成了花皮果。 防治方案:树体要透风透光,枝条过密的果树,需要适当修剪,否则难喷药到位。大概在5月份开始下药防治,防治用药有:代森锰锌、苯甲·嘧菌酯、吡唑·戊唑醇、唑醚·氟环唑等。 7、锈壁虱导致花皮果 果实被锈壁虱为害后,果皮会溢出芳香油, 经空气氧化后,使果皮变成污黑色。 预防方案:树体要透风透光,枝条过密的果树,需要适当修剪,否则难喷药到位。大概在6月份开始下药防治,防治用药有:阿维菌素、虱螨脲、螺螨酯、苯丁锡等。 8、局部油胞坏死导致花皮果 夏、秋是发生高发期,营养不良果皮抗晒能力差、机械损伤(风伤)、药害(喷药后有药斑)、椿象(臭屁虫)、吸果夜蛾、蜗牛、病害等等,原因都会导致局部油胞坏死。 预防方案:内容比较长就不一一介绍了,可看历史文章《柑橘果皮油胞坏死引起原因,每个果园情况不同,不能轻易下结论!》,此文有详细介绍。 9、着色期药害导致花皮果 着色期使用乳油类药剂加叶面肥一起,喷药后滴水处容易有药斑,药斑处剂量过大会导致果皮局部灼伤或退青迟。 预防方案:着色期不宜选择乳油类药剂,可选择悬浮剂、水剂、水乳剂类型的,安全性好些。如果特殊情况需要用到乳油类药剂,使用时浓度需要注意,不要混用叶面肥。【声明】 本文内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