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古玉的腐蚀坑(生坑古玉怎么处理)

导语:附着物质是“生坑”古玉的典型特征之一

作者--陈希民(请多关注)

古代玉器由于祭祀、随葬等原因会被埋于地下,复杂多变的地下环境致使入土玉器很难维持其原初状貌。

在出土时常出现附着物质、玻璃光、玉质白化等一系列质变色变特征,这些出土特征即是俗称的“生坑”玉器。

附着物质是‘生坑’古玉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从现有考古材料来看,泥土、朱砂、丝织品、黑褐色有机质、铜绿和铁锈等较为常见。

一、泥土:

出土玉器表面附着的泥土通常会结为块状。值得注意的是,文献中多有提及的泥土渗入玉质内部所造成的“土沁”。

在出土实物中并未发现,这些附着的泥土不论数量多寡,都可被完全清除,呈现出玉器原有特质,因此所谓“土沁”一说并不属实。

二、朱砂:

朱砂色泽鲜红,古时认为可辟邪,因此常被撒入墓中或填于存放玉器的箱盒,与“土沁”相似,文献中也见有“朱砂沁”记载。

然而众多考古及传世品显示,朱砂实会因触摸或水洗等因素完全脱落,并不能沁入玉质内部产生呈色变化,因此“朱砂沁”之说也不足为信。

如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质剑饰器,表面即包裹有厚薄不均的朱砂,但都仅止于附着,并未渗入玉质内部,丝毫不能改变玉器呈色。

三、丝织品:

历代墓葬中均见有以丝织品包裹玉器随葬的现象,当丝织品腐朽后,玉器表面即留下纵横交错的丝痕。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玉珩,表面除浮雕谷纹外,另见有一些细密格纹,这些格纹压印在浮雕谷纹及低平地子之上,并断续铺陈于器表,显然非人工雕琢而成。

此外同墓出土的29件大璧表面也见有残留丝织品痕迹,由此推测这些随葬玉器均应是以丝帛系绑。

四、黑褐色有机质:

黑褐色有机质近似泥土,但色泽暗褐,质感略带黏性,较为紧密的附着在玉器表面。

辽宁省牛河梁第二地点墓地出土的一件圆形玉环,表面即附着有厚薄不匀的黑褐色物质,但均未深入玉质内部造成沁色,显示其仅止于附着而已。

这类黑褐色有机质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之上,附着程度不一,或呈点状分布,或为块状集结,更有甚者遍布全器。

五、铜绿和铁锈:

随着炼铜与冶铁业的兴起,墓中随葬镶嵌器数量大增,玉、铜、铁三器并置情形也屡见不鲜。

当铜、铁器与土壤中水、空气等发生反应,所产生的铜绿或铁锈即会附于邻近玉器表面,有时甚至沿裂隙渗入玉质内部形成沁色。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铜框镶玉杯,以铜为杯体框架,用玉片填实器身,出土时满覆铜绿,大部玉片已被铜绿沁蚀,可知铜绿等附着物质会对玉质呈色产生实质影响。

除泥土、朱砂、丝织品、黑褐色有机质、铜绿和铁锈外,玉器表面有时还可见彩绘痕迹。

这些附着物质在反映玉器入埋环境及使用状况的同时,也呈现出特定时期的某些葬俗,对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由原创用户编辑投稿,若来源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更正修改。2023年04月08日由小思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