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周朝采诗制度存在吗(周朝采诗制度存在吗为什么)

导语:周朝采诗制度存在吗?

周朝采诗制度存在吗(周朝采诗制度存在吗为什么)

周代究竟有没有采诗的制度,长期以来在学术界争讼不绝。古之学者多信其有,而近世以来,学者多信其无。如今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的刊行,使这个问题可以二重证据法相研讨。大多学者认为,周代确曾在一定范围内施行采诗之制,且采诗制度的建立与消亡亦皆有一过程,制度大致建于武王、周公治周之时而亡于鲁国昭、哀为君之际。至于当时采诗的详情,各邦国之诗乃由各邦国于农閒时自行采集与整理,而后方见采于周王之行人,行人献之于太师,太师协其音律而后闻于天子。采诗的目的,主要是方便为君者考察地方政治,同时也可能借之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参考。

《诗》经的成书,首先就要有诗的收集。关于周代诗歌的收集,汉儒多归功于周有「王官采诗之制」,言周王乃有使者岁以时入诸侯之国采诗以观其风也。若西汉,则有《礼记·王制》、《孔丛子·巡狩》与《方言》所载刘歆〈与扬雄书〉言之;若东汉,则有《汉书·艺文志》、《汉书·食货志》、许慎《说文·丌部》、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宣公十五年注与郑玄《诗谱》及郑玄孙魏侍中郑小同所编《郑志》所载郑玄答张逸问言之。可见汉儒无论今文、古文,都普遍相信这一制度在周代的存在。不过,后人不相信者也是有的。如清代崔述之《读风偶识》卷二〈通论十三国风〉即抱怀疑之论,而疑汉儒所言采诗之事者亦多喜徴引其说。

综合崔述等人之质疑,其大要有三:第一,汉人所言周代王官采诗之事颇多异辞,其说当为汉儒据汉制而伪託;第二,克商以后,下逮陈灵,近五百年,何以前三百年德盛所采殊少,后二百年德衰所采反甚多?且周之诸侯甚多,何独采此十五国之风耶?第三,《春秋》之策,王人至鲁,虽微贱无不书,何不见有采风之使?其实,这些疑问都不难回答。第一,从王官采诗之制废到汉儒言诗,年代已远,传闻有异辞不足怪也,且王官采诗之制盖因时、因地、因事而异,何可求其五百年如一也!若「王官采诗之说」是汉儒据汉制伪造,既有汉制可依,则其辞反不当异也。第二,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言,孔子编《诗》前,已经是「诗书缺」了,故今《诗经》所存之诗并非周人五百年所采诗歌之全集,不能因之遂谓前三百年所采殊少,后二百年所采甚多,亦不可因之遂谓周人采风之国仅有十五。且今《诗》经之编辑,晚在春秋,其时,诗多亡佚,编诗者略远而详近,也不过是因为远者易亡而近者多存也。第三,郑玄《诗谱·鲁颂谱》曰:「周尊鲁,巡守述职,不陈其诗。」可见,鲁诗是王官所不采的。今《春秋》乃据鲁《春秋》而修成,其不书王者采诗之使又岂足怪哉!《左传》以解《春秋》之史实为主,且春秋之时,采风之事已衰,其不言采风之使亦无足怪也。

其实,汉儒所传「王官采诗之说」实又可上溯到战国中期。《孟子·离娄下》载孟子之言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这里的「迹」字,历来解说不一。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与程树德《说文稽古篇》都以为指以木铎循路求诗的王之遒人,其说近是。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亦以「诗亡」为采诗之事亡。

如今,随着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竹简《孔子诗论》的问世,汉儒所传「王官采诗之说」实又可上溯到孔子之时。因为简文第三支明确言及:〈邦风〉其纳物也博,观人俗焉,大敛材焉。

这里的「纳物」,廖名春先生释为「采纳四方风物」。如此说来,则「纳物也博」当是说〈邦风〉之诗「采纳四方风物」很「博」了。《论语·阳货》载孔子之言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设若采纳不博,学诗又如何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呢?据顾栋高《毛诗类释》的材料统计,《诗经》中出现的四方风物,仅就动植物而言,则穀类有24种,蔬菜38种,药物17种,草37种,花果15种,树木43种,鸟名也有木名这样多,兽有40种,而马的异名有27种,虫有37种,鱼有16种。可见,《诗经》「采纳四方风物」的确是很博的。至于《诗经》中何以有这样多的名物,很显然,当与《诗经》有〈邦风〉,而〈邦风〉又采集于天下四方相关。不然,若诗歌仅采于某一州县,则虽篇章过万,恐怕其中名物也不会很「博」。所以,进一步来讲,窃以为「〈邦风〉其纳物也博」盖言采诗范围之广。即以今本《诗经》而言,国风便有十五,若当时所采,恐还不止十五之数,所以当然也说得上「博」了。至于「观人俗」,当就是观民俗之意,说的是「纳物也博」的目的。至于「大敛材」,各家解说不一,廖名春先生解为「即搜罗人才」,其说良是。总而言之,简文中的这一段记载不仅与汉儒所言的王者采诗以观风俗完全一致,而且对采诗的目的与作用说得更加具体。譬如,《汉书·艺文志》言:「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一般的汉儒只说采诗以观风俗,班固这里说王者采诗以「知得失,自考正」则进一步说明:王者采诗,不仅观风俗,而且会採取端己正人,抑恶扬善的相应措施。如今,据《孔子诗论》可知,在这些相应的措施中,「大敛材」当即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孔子诗论》中的这段话,一般认为是孔子所言。至于《孔子诗论》的作者,或以为是子羔,或以为是子夏,或以为是孔子的再传弟子。窃以为子羔近是。但不管是谁,据之我们可以确信,汉儒所言的「王官采诗之说」不仅可上溯到孟子之时,而且,还可以上溯到孔子。

本文内容由小洁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