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是康熙的重臣(康熙年间清官于成龙简介)
导语:于成龙: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廉吏”
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以廉洁著称的官员不算少,但其中著名的就是被康熙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
于成龙,字北溟,别号子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离石)人,出生农家。他经历明清交替时代,饱览沧海桑田之变,深知民间疾苦。 当时,传说广西蛮烟瘴雨,北方人不服水土,十有八九不能生还。那时,已经45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 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于成龙刚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在困境中,同来的五名仆从不是死了,就是逃走,而他以坚强的意志,扶病理事,迈开了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于成龙治理罗城,不是以权势压人,而是以身作则去感化百姓。他做官从不带家眷,身边只有两三个老头相随。 于成龙做官清廉正派,日子过得再清苦,也不动用官银一分一文,他几乎天天喝粥,菜肴不 过是一盘豆豉(chǐ),一碟青菜。他从老家山西带到罗城的仆人不是病死,就是过不了艰苦的日子,偷偷逃回去了。后来,从山西老家和他一起来的只剩下他一个人。百姓见自家生活日见起色,于成龙为他们的生计操劳,却这样清苦,十分不忍,每天一早一晚都到衙门去看望他,有时还带着钱送给他。可是,于成 龙却推辞道:“我一个人在此,用不了多少钱。拿回去买些可口的东西侍奉你们父母,如送我一般。”有时候,于成龙实在拗不过百姓,就留下一壶酒钱,买壶酒喝。
于成龙在罗城当县令,政绩卓著,廉洁奉公,百姓爱戴他,上司也很看重他,将他提升为四川合州知州。当地百姓听到消息,十分不舍得让于成龙走,于成龙离任那天,人们挤在街上为他送行,都说:“阿爷走了,我们没有青天了!”追着送出几百里,还都不愿回去。
于成龙的好名声,渐渐传开了,朝野上下都知道他的事迹。他的官阶也不断上升,先后担任武昌知 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由一个穷书生升到朝廷封疆大吏。他却不改初衷,始终不迁就官场习气。他晚年患病,仍然不肯让家属来侍候他,官署中只有小儿子和几个跟随他多年的老头。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于成龙积劳成疾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临终前,前来探视的文武官员,见于成龙的寝室只有一个放衣物的旧竹笥,里面装着官服和简单的靴、冠带,后堂只有几斗米、几罐咸豆豉。人们见此情景,无不感动得泪流满面。
于成龙始终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在于成龙死后,康熙皇帝把他做为清官的典范,称赞他为“古今第一廉吏”。
本文内容由小莉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