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胡氏一品锅的来历(胡氏一品锅有哪些配料)

导语:胡氏一品锅的“前世今生”

梁实秋先生曾今称赞,"一品锅,三五七层花色多,品其味,离桌不离锅"。这里的'一品锅'就是“绩溪一品锅”又称“胡氏一品锅”,徽菜的代表菜品,发源于安徽省绩溪县上庄,口味咸鲜微辣,鲜嫩可口。 今天就让小编带你探寻一下胡氏一品锅的“前世今生”!

相传乾隆皇帝某年出巡江南,与随从微服出行。自九华山来到绩溪拜谒天子坟。当行至岭北乡的一山坳时,天色渐暗,想找个人家歇脚。恰好路边有幢农舍,便贸然叩门。农妇问清缘由后,热情接待了他们。时值中秋刚过,家中还有些冷菜,农妇怕客人饿了,于是将笋干、红烧肉、油豆腐泡和鸭蛋饺按先素后荤的顺序一层层地码放于锅中一次烧热上桌。不一会,乾隆与随从便将这道锅菜吃得底朝天。食毕,乾隆问农妇:“这么美味的锅菜叫什么?”农妇答道:“一锅粗菜还有什么名字,不就是一锅熟么。”乾隆听后笑道:“此菜名欠雅,不如叫‘一品锅’吧。”后来,农妇才获知是皇上来过她家,消息传开,附近村民争相仿制。为讨吉利,一品锅逢喜庆节日烹制。后来,传遍徽州各地,故又称“徽州一品锅”。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先生是绩溪上庄人,对一品锅情有独钟。他说,每到工作压力沉重,感觉情绪压抑之时,便会到厨房去烹制这道家乡名菜。胡适先生在任北大校长时,曾用“一品锅”招待过绩溪的女婿梁实秋。后梁实秋撰文忆道: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有二尺,热腾腾地端上了桌,里面还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些蛋皮饺。紧底下是萝卜、青菜,味道好极。

当年徽商兴旺时期,男人一年四季大都外出经商,只有时逢过年才能回家一趟,家人为了表达思念团圆之情,同时考虑到冬季寒冷,于是精心制作了由很多原料,一层层围叠起来组成的火锅,以此庆祝合家团聚,祝愿来年经商红红火火。

绩溪多山,民风淳朴。有记载曰:本地山路崎岖,鲜有宾客。如有远方来客,绩溪人莫不欢欣鼓舞,招待有加,盖倾其所有上好野味家珍,集成一锅,以酬佳宾,宾客无不赞许,从此铸就安徽一道名菜。

胡氏一品锅底层称搁锅菜,均为素菜,按不同季节,以冬笋、笋干、干豆角或萝卜等作底菜,再自下而上是红烧肉块、油豆腐泡和鸭蛋饺。高档一品锅达七八层之多。

胡氏一品锅每层菜肴皆制成半熟品后,再按规码放,然后将锅坐在文火上慢炖,并不断淋浇汤汁。一般需三四个小时才会入味。一品锅是徽菜中最典型的火攻菜,乡土风味浓,味厚而鲜,诱人食欲。

胡氏一品锅烧制得好,油而不腻,不老不嫩,烂而不化,熟度适中,热而不烫,冷而不却,保持色香味的统一,使口味一触即发。胡氏一品锅用料朴素,制作讲究,荤素搭配,各种菜肴的本味互相渗透,其味更佳。

用行家的话来说,由于胡氏一品锅的烹饪集中体现了传统徽菜的"重油重色重火功,保持原汁原味"的特点,致使该菜的流传与经营久盛不衰。如果去了绩溪,那一定不要错过正宗的上庄镇胡氏一品锅呦!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