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道德经知其雄(知其雄什么意思)

导语:国学品读|《道德经·知其雄章》

道德经 知其雄(知其雄什么意思)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雄、雌,白、黑,荣、辱,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存无守有。

为,像……一样;溪,小溪;式,模具;谷,山谷。

常,真,永恒,长久;德,能力,品行;不离则合,合于道;不忒无差,无差即对;乃足,圆满。

婴儿,人,有我;归于婴儿,知我之为我,入道。无极,无我,有道;归于无极,知道之为道,闻道。朴,无名之朴,大道;归于朴,得道,与道合真。

朴散则为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圣人,证道之人。官长,传道之人。

大制不割,知行合一,名实相副。

知道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但只选择这样或那样中的一样。就算这样(假设选择这样)是不够好的甚至是坏的(小溪不如江河,泥范并非白色,山谷低于山峰),也要坚持下去,愚公移山、久久为功,如此这般,终能知我、知道、得道。得道之后应证道,而大道无形且无名,无形无名则难以证实,还好,大道可以演化为有名有形之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得道之人将所得之道加以演化,所得之道证实则得道之人就变成了证道的圣人,证伪则得道之人所得之道并未完善,还需继续修求;圣人(所得之道证实之人)的证道过程即为传道过程(就算圣人什么也没有说那也是传道,因为圣人“行不言之教”),有传道行为自然为传道人;所以,你说你是得道之人,光说不行,还得证实,能被证实的大道才是永恒真理——能被证实的大道都是得道(知)与证道(行)合一、不可分割的永恒真理。

本文内容由小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