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周公旦制订周礼的背景是因为三监之乱三监指的是)

导语:周公平息“三监之乱”:管蔡以外第三监是武庚还是霍叔?

武王,周文王第二子、灭商建立周国,姬发。

管叔,周文王第三子、周武王同母弟,姬鲜。

周公,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同母弟,姬旦。

蔡叔,周文王第五子、周武王同母弟,姬度。

霍叔,周文王第八子、周武王同母弟,姬处。

武庚,商纣王之子,被分封于朝歌。

三监之乱

《逸周书·大匡解》:惟是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监,东隅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以上东隅。

武王初定殷商,在管国招待东部诸侯,管叔自告奋勇愿意担任殷监。周仅一年即攻下朝歌,对于周来说,安定殷商遗民为当时治国安天下的最紧要之事,武王选择这个时候在管国大会诸侯自然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当时,管叔是仅次于武王,周王室中地位、身份最高的侯爵,好在管叔还算识大体,顺势自荐,以解武王之忧。

文王的十八个儿子中,武王和周公旦最贤,在武王克商过程中,周公也时刻在左右帮衬,因此在管叔接受殷监之时,蔡叔也很配合的成为第二个人选,这种选择不管是自愿还被迫,反正管叔和蔡叔必然是最佳的人选,然而第三人却值得商榷。

三监之乱形势图

按管蔡之选,第三监应该按年纪排序,曹叔振铎为最佳选择,次及郕叔武,而史书中记载的却是霍叔处,孔子则认为第三监是殷商自己。

史记中仅记述管蔡二监,不提及霍叔和武庚,这或许与太史公一贯风格有关,不记载不确实或有争议之论。

《礼记文王世子》记载: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如果这条记载属实,那么武王约八十岁才生嫡长子成王,而更老的时候生了小儿子唐叔,显然这种记载是有失偏颇的。有人认为武王死时合理的岁数应该是39岁,其灭商时为36岁,武王同母弟共10人,武王排第二,当时其九弟、十弟康叔、冉季因未成年未被分封,假设九弟当时约15岁,则每位兄弟岁数相差约3岁,应算合理。

反正不管假设是否成立,分封之时以老八霍叔的年纪应是刚成年的小伙子,要与老三和老五管蔡二人共同监管武庚,似乎是有些吃力的,如果霍叔有些才能,史书应该会有记载,或者在三监之乱后应该有重点描述,事实上是没有。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三监角色,我认为曹叔最合适,年纪与管蔡相仿,封国又在殷商旧都附近,为何武王会选择霍叔呢,让一个乳臭未干未曾戎马生涯的小子担当如此重任?

或许压根就与霍叔无关,可能三监之乱时霍叔站错边,曾经被周公狠狠责罚过,以致后世史者将之误解。

既然是灭国不绝祀,武王在分封武庚位列诸侯时,便应已经想好如何对付殷商遗老,既三分其地,又派两位资历最深的兄弟辅佐武庚,名为辅佐也有监视之意,而三国的重心便是借武庚之名震慑和管理殷商遗民防止其作乱,故称之为三监,监的是殷人,不是武庚。

周公画像

以至于后来周公摄政,管蔡不服暗地散播谣言,并借武庚之力号召曾经投降的东夷诸侯发起清君侧行动。从而形成三监之乱,即管蔡和武庚三方之乱,武庚和管叔被杀,蔡叔属于从犯被流放。整个过程和霍叔并无多大关系,霍国仍完好无损。而参与动乱的三监,管国和蔡国均被收回,管地后来被分封给郑国,蔡国因蔡叔儿子表现优异被复封,而武庚封国及管蔡监管之国则重新被划封给长大的老九卫康叔,殷商之祀则重新分封给微子,为宋国。

以上,三监之乱的三监应为管蔡和武庚,而非霍叔。

之于历史记载,请参阅如下:

一、通用的认知:周王室管蔡霍共监武庚

《逸周书·作雒解》:“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殷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

东汉郑玄《诗谱·邶鄘卫谱》:“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纣子武庚为殷后。庶民顽民被纣化日久,未可以建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

《尚书大传》云:“管叔、蔡叔疑周公,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王’,奄君、薄姑谓禄父曰:‘武王既死矣,今王尚幼矣,周公见疑矣,此百世之时也,请举事!’然后禄父及三监叛也。

司马贞《史记索隐》:“武王之弟,管、蔡及霍。周公居相,流言是作。狼跋致艰,鸱鸮讨恶。”

武王灭商后,仍封武庚禄父为诸侯,并将其境三分为邶、鄘和卫,其地殷商遗老分别由管叔、蔡叔和霍叔监管,事实上就是监视武庚的动向,如此观之是否意味着三国均为武庚势力范围?

二、另看法:武庚和管蔡共为三监

班固《汉书·地理志》云:“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鄘、卫国是也。邶,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

《说文解字》也说:“邶,故商邑。自河内、朝歌以北是也。”

乾隆《汤阴县志》载:“邶城在县东三十里,此武王灭殷,分封诸侯,封纣子武庚于此。”

按班固的看法,三监监控的是殷商遗民并非武庚本人,故三监应当是武庚和管蔡三家,其中邶为武庚封国,鄘为管叔督导,卫为蔡叔督导。因此当武王死后,管蔡二人因怀疑周公将对成王不力,才有唆使武庚一起判乱的后事。

本文内容由小冰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