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和山西的山指的到底是哪座山(山东和山西中的山是什么山)
导语:山东和山西中的“山”,是哪座山?你恐怕猜不到
山东和山西中的“山”,是指的哪座山?你可能想不到。
在学习《晏子使楚》时,里面一番对话到现在还记忆尤深。最为经典的应当是这一段:“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来做了简单而直接的说明,让对方无力辩驳。橘子的口味因为生长在不同的地域而有十分巨大的差异,而这些不同的土壤孕育了不一样的人和物。也就是常说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古人根据地域不同,把全国划分成了若干个省份,以便于统一管理。在进行命名时,也是很有讲究的,古人会以山或者河作为分界线,然后进行有寓意的取名。
比如河南和河北,就是以河流为分界线。同理,山东和山西肯定是以山为分界线,那么问题来了,山东和山西中的“山”是指的哪一座山呢?你可能想不到。
有很多人会认为是泰山,泰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虽然它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但是这与山西有何关系呢?
也有人认为是恒山,恒山横亘于山西北部高原与冀中平原之间,因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地理位置的特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自明代就被列为北岳,到清初时,北岳国家祭祀也逐渐由河北曲阳移至浑源恒山,五岳文化融入恒山文化中。恒山道教始于西汉,北魏始兴盛,成为主流全真派圣地。
但这与山东也是八竿子打不着,没有共同之处。泰山和恒山虽然都是道教名山,但很明显,山东和山西中的“山”并不是指的它们。这用排除法,很容易就排除了。
按照现在的身份地理位置来找答案,肯定很吃力,而且也找不对。要弄清楚到底是指的哪座山,这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名字是古人取的,那自然要弄明白在古代时,山东和山西具体的地理位置才行。
山东这个省在夏朝时,禹分九州,山东属于青州。到西汉初年时,山东大部分为齐悼惠王刘肥的封地。汉武帝元封五年(106年),划分天下为十三州,其中在山东地区设置了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徐州、兖州。
到金朝时,设置了山东东路及山东西路,东路治益都,西路治东平。明朝时期就比较关键了,明朝开始设立山东布政使司(当时包括辽东、北京、天津及河北)。
也就是说,明朝时期的山东可不止如今这么大,连北京和天津都在其范围之内。那么在考虑作为分界线的山脉时,就应该把这些地方也考虑进去。
回过头来再仔细分析,古代的山东,这个“山”其实有两层意思。古人把崤山以东的地区称之为山东,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这样称呼的。再往后,古人把太行山以东的地区称之为山东。
古时的山东囊括了如今的河北与河南的部分地区,到金朝时就已经开始用太行山来定山东和山西了。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就是山东,太行山以西的地区就是山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北和河南已经成为了独立的省份,但以太行山为分界线来对山东和山西进行划分,还是被认同的
本文内容由小洁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