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唐诗的音乐意境美学特征(唐诗的歌曲有哪些)

导语:唐诗的音乐意境美

不少的人谈诗的美,在此介绍下唐诗的音乐和意境美。

一、诗的音乐美

我国古代的诗,一直与音乐结合,都是合乐的。

唐诗继承了南朝讲究的诗律的传统,另一方面受了西域音乐的影响,音乐性成了唐诗的一个美学特征。

杜甫“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陶治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高歌和长吟,都说明诗是能唱的,符合音乐的要求。

本来,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但诗歌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语言。

首先,一般的语言按照思维的逻辑来进行结构,诗歌的语言却按照感情的逻辑来进行结构。

感情的结构,是随着感情的节奏而起伏变化的。

这种感情的节奏,就富有音乐性。

其次,一般语言包括音与义两个方面,音服从于义,以表义为主。

而诗歌的语言,不仅重视义,更重视音。

汉字是单音,每一个音又包括声、韵、调三个部分。

这样,讲究声韵和格律,就成了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唐诗就非常讲究声韵与格律,因而唐诗具有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泠泠入耳。

古诗的形式比较自由,唐诗从比较自由的古体,向着讲究音韵格律的近体发展。

正因为唐诗这样重视音律,所以它具有音乐美。

(潇湘文,这里讲了唐诗是继承了南朝讲究诗律的传统,另外受了西域音乐的影响。

诗歌的语言是按照感情逻辑的。

诗歌的语言包括音与义,音服从于义,以表义为主。

这个问题现在有的人还不明白,古体诗的自由发展,到近体唐诗的重视音律,但是只限于唐宋的特点,并不是不变,更不能与今天的新诗相对抗。至于现在人写的古诗和新诗也是在创新,也是要义字当头的,所以说并不是格律是诗歌的优劣标准)。

二、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一首诗在艺术上成熟的标志。

每首成功的诗,都应该是一个自成系统的艺术世界。有了这样的艺术世界,也就是有了意境。

文学艺术都要塑造形象,诗歌也要塑造形象。

但是、诗歌的形象不是完整的戏剧性动作,和人物性格,而只是一种意境。

意境是诗人、把他感于外面又动于中的思想感情,凝聚到艺术形象中来,变成深永的情景交触的画面。

我国古代的诗歌美学思想,一向强调心物之间的兴发感应。

中国古代的多是抒情诗。

情比较难于直接描写的。

而是通过景来反映、来衬托、来显示。怎么样创造意境美呢?

诗歌写景抒情。诗人在写作中、渗透进、灌注进一股浓郁的感情,使这感情笼罩在景的当中,我们所看到的虽然是景,但所感受到的处处都是情。

如陆龟蒙的《白莲》,

素药多蒙别艳欺,

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

月晓风清欲堕时。

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昌龄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弹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本文参蒋孔阳《唐诗的审美特征》,部分有变动)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心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