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穷人家的孩子是否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呢(穷人家庭的孩子心理)

导语:穷人家的孩子是否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穷人家的孩子是否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呢(穷人家庭的孩子心理)

穷人家的孩子是否更容易出心理问题?我的回答“是的”。

但是各位请注意,容易出心理问题,并不等于容易出“问题”。

前面看到有网友提出李天一事件来驳斥这个观点,我认为这个回答等于偷换了概念。我们一定要明白:“出问题”本身肯定包含“出现心理问题”,但是,出现心理问题,并不等于一定会“出问题”。

那么,什么是心理问题?什么又是问题呢?

第一,心理问题。这个概念主要是从个人本身的层面来叙述,一般来讲,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心理问题包含一般较轻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包含问者所说的自卑、偏激,也包含自大、自负、歇斯底里,同时还包含心理学中常见的焦虑、抑郁等。

穷人家的孩子,由于贫穷,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或者即使不外出,也需要日夜的外出劳作,换取微薄的报酬,来供养整个家庭。因此,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就会少很多。现在农村中出现的“留守儿童”现象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而发展心理学认为,父母的良好陪伴正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因为在孩子儿童早起,父母的陪伴可以带给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慢慢才会培养出自信、乐观的品质,与人交往时才会大方而得体。再加上祖父母的年龄、身体原因、思维习惯、教育方式(如溺爱等)、活动范围等不同,对于孙辈的教育局限性较大,这样就往往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

同时,穷人家的孩子,父母一般文化水平不高(请注意,我用的是一般,统计学概念,如果你非要找几个个案,我认为讨论意义不大),教育方式也往往不是很科学,经常采用一些粗暴的方式对待。这也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

另外,即使穷人家孩子的父母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即使他们父母的文化水平也不错,即使他们的教育方式也科学合理,但是正所谓“人穷志短”。就像马斯洛所讲的,人只有先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基本的物质需要,才会产生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因为缺少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孩子的物质生活不会很丰富,孩子的视野、格局也会有很大局限。比如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有很多玩具,但是他/她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去读兴趣班、旅游,但是他/她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参加夏令营,可以拓展素质教育,可以跟老外沟通交流等,但是由于贫穷, 他/她也没有。这样,当穷人的孩子在与富裕家庭出身的同学或朋友一起交往时,往往就容易滋生自卑、偏激等心理问题。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穷虽然可能会带给孩子一些心理问题,但同样也会磨炼孩子的心志,锻炼孩子的品性。有时,甚至可以说“贫穷是一种财富”,正因为贫穷,孩子才没有那么多的诱惑,他/她才会往更健康、更积极、更阳光的方面发展,他的品性也才会更善良、更正直!

第二,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出问题”,是属于社会道德意义的范畴,比如打架斗殴、杀人放火、强奸、抢劫、偷盗、自残等。

所以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不一定会容易“出问题”,只有有心理问题的孩子的心理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宣泄和解决,孩子才会容易“出问题”。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方面,贫穷本身没有错,关键是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要培养孩子正直、善良、自信、乐观的品质;另一方面,容易出心理问题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因为只要合理处理了,心理就会逐渐恢复健康,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螺旋上升的!

——张鼎一

本文内容由小开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