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消除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如何消除人际交往的障碍)
导语: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尽快消除、改变的七项心理障碍
交际是人类共同的心理追求,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即使一个自卑感很强的人,可能惧怕与专门控制他的人相处,但与宽容随和的人则可能相处得很好。人们当然都希望交往,但在实践活动中却存在着各种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1.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之一:自负
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地高谈阔论,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态度。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反而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2.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之二:嫉妒
嫉妒是一种情感状态,是把强于自己的人看作是对自己的威胁,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因而对他们感到不悦,甚至产生愤怒、怨恨的紧张情绪。嫉妒可以模糊认识,使认识变窄。如果这种情绪不断加强,会使自己的行为危害社会、危害他人,也危害自己。嫉妒心具有普遍性特点,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不分种族,不分职业,不分地位高低,都不能回避嫉妒心态。但嫉妒心的强弱则因人而异,有的人嫉妒心明显,有的人则不太明显。从嫉妒心的强度方面分析,可以把嫉妒心的进程分为三种形态,即嫉羡、嫉扰和嫉恨。嫉妒心的危害很大,一方面对人际交往的危害,另一方面也使嫉妒者自己陷于痛苦之中。对嫉妒性格的理性调整途径如下:防止自私心泛滥,从“小我”中解放出来;对自己有恰当的认识和评估;加强道德修养,认清嫉妒的卑鄙性;加强自我调节、自我控制;通过意志努力,消除嫉妒心理
3.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之三:多疑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友谊之树的蛀虫。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的:“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然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一种盲目想象。
4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之四:自卑
自卑的人常常自渐形秽,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总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他们事事回避,处处退缩,不敢抛头露面,不敢与人竞争,不敢实践,害怕当场出丑,因而失去了展现自己才华和进取的时机,成为失败的俘虏和被人轻视的对象。要战胜自卑心理。首先要正确对待社会和他人的贬低性评价,充分认识、肯定自我的长处和优势,改变对自己的认识。社会的评价有时并不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曾说过,伟人之所以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自己跪着,站起来吧!事实也正是如此,只要你勇于实践,你就会发现,别人能做到的,你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够做到。要战胜自卑心理,其次要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要正确认识自己,尽可能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夺取成功。在许多场合,对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成功的机会本来是相对平等的,你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驾齐驱。可是,有不少人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处,结果还没有在成功路上迈开步子,就给自已泼了冷水。有自卑心理的人要多看到自己的长处,遭到挫折时千万不要泄气,不要老想着“我不行”,而应当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信:‘我能行!”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大胆地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并力争得到一个成功的记录”在做的过程中,逐步增强信心。运用这个方法,能使人们摆脱自卑的羁绊,勇敢走向成功和辉煌。
5.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之五:干涉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人需要一个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间;同样,人人也需要应该自我的心理空间。再亲密的朋友,也有个人的内心隐密,有一个不愿向他人袒露的内心世界。有的人在相处中,偏偏喜欢询问、打听、传播他人的私事。这种人热衷于探听别人的情况,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仅仅是以刺探别人隐私而沽沾自喜的低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已,但却破坏了人际交往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6人际交往的心理章碍之六:羞怯
羞怯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际场合或大庭广众之下,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由于过分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使得具有羞怯心理的人在言语上支支唔唔、行动上手足失措,长此下去,会不利于同他人的正常交往。
7.人际交拄的心理障碍之七:敌视
这是交际中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具有这种心理的人,总是以仇恨的目光看待别人。这种心理来自童年时期被人欺凌或是家庭环境受到虐待等留下的伤痕。敌视心理表现为:对不如自己的人以不宽容表示敌视;对比自己厉害的人用敢怒不敢言的方式表示敌视;对处境与自己类似的人则用攻击、中伤的方式表示敌视。这种人使周围的人随时有遭受其伤害的危险,而不愿与之交往。
下面是卡耐基提出的改善人际关系检查表,检查自己哪些方面是薄弱环节:
(I)你是否具有只要自己在场,就带给周围人喜悦的心情?
(2)你是否了解交往对象的喜好与心理需求并乐于满足?
(3)你是否无微不至地关心与照顾朋友?
(4)你是否经常用积极的行动来帮助他人?
(5)你是否将“热诚、宽容、微笑”作为交际的座右铭?
(6)你能否在交往时既真诚,又谨慎?
(7)平时是否主动留意交往对象的个性、经历、兴趣、家庭等情况?
(8)是否注意学习他人的交往技巧?
(9)受托于人时能否竭心尽力,不辜负他人的信赖?
(10)能否做到不轻率应诺他人,而一旦应诺则鼎力相助?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