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有哪些(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有哪些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有哪些(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

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

熊磊等

1 黑斑蛙生物学特性

黑斑蛙( Rana.nigromaculatus )属于蛙科侧褶蛙属,《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近危物种,俗称青蛙。黑斑蛙雄性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前肢短,后肢较短而肥硕,胫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乎为全蹼,成体背部颜色为深绿色、黄绿色或棕灰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部颜色为白色、无斑。它喜群居,营水陆两栖生活,蝌蚪期为杂食性,成体期以昆虫为食。蝌蚪孵出后,主要靠吸收卵黄囊营养维持生命,3~4d后开始摄食水中的单细胞藻类和浮游生物等食物。蝌蚪变态成幼蛙后,因为蛙眼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成体黑斑蛙只能捕食活动的食物。食物以节肢动物昆虫纲最多,如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等,还吞食少量的螺类、虾类及脊椎动物中的鲤科、鳅科小鱼及小蛙、小石龙子等。捕食时,黑斑蛙先蹲伏不动,发现捕食对象时,微调一下身体的方向,靠近捕食对象时迅猛地扑过去,将食物用舌卷入口中,整个吞咽进腹中。吞咽时眼睛收缩,帮助把食物压入腹中。

近年消费者对蛙类的欢迎程度有增无减,蛙类市场售价始终看涨,养殖利润相当可观。目前除了我国南方的湖南、湖北、浙江、广东、江西、福建等地,北方的河南、河北、北京、辽宁等地也都有蛙类的养殖,蛙类养殖基本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湖南省近几年黑斑蛙养殖发展迅速,已经有许多村庄成为养蛙村庄,养殖户也因养蛙而全面脱贫致富。本文综述了有关黑斑蛙养殖的关键技术。

2 蛙池设计

2.1 “回”字形

蛙池设计“回”字形水环沟,呈长方形,池边用20网目以上网片围起,网顶留0.15m网片与围网呈90°角向池内延伸,网片底部埋入土中0.2m。考虑养殖管理、繁殖观察等原因。根据当地条件,蛙池设计为150~200㎡,池周围设计1~2m的食台,供蛙摄食需要。水沟设计绕池子呈“口”字形状,水深0.4m,宽1.2m左右,可用水泥、防渗膜以及素土夯实等方式建造;进排水口对位设计,设置20网目拦网,防止野杂鱼进入池子和蛙逃出。池中心设小岛作为蛙休息区,可栽种空心菜、水浮莲等植物供蛙栖息和捕食昆虫。

2.2 “一”字形

蛙池设计为“一”字形水沟,宽度5~10m,长度根据场地情况确定。用高为1.2~1.5m网片(20网目以上)将整个池子围起,网片底部埋入土中0.2m以上,网顶留0.15m网片与围网呈90°角向池内延伸,池子纵向两端设1~2m宽的陆地供蝌蚪变态发育时登陆休息以及训食,并且还可以作为成蛙的食台。池子横向两端分别设进排水渠道,采用上进底排模式,进排水口需设置20网目拦网,防止野杂鱼进入池子和蝌蚪逃出。

2.3 “三七跳”

蛙池设计为长方形,蛙池为台阶型。以8m宽的蛙池为例,池两边各留2m设计为食台,然后在中间低30cm左右处各留1m做食台,再在中间低30cm左右挖一条2m宽的水沟供蛙栖息以及越冬。高处的食台可以在气温较高时供蛙摄食,并且蛙从低处上来时可以将蛙身上的水抖落,能够有效地减少饵料的浪费,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低处的食台可以在气温较低时供蛙摄食,以及在可以在孵育蝌蚪时提供蝌蚪的进食场所;最中间的水沟可以提供蛙类越冬的场所,底部淤泥堆积非常适合蛙类越冬。

3 蝌蚪培育

3.1 清池消毒

蝌蚪池应在放养前1周清池、消毒。取含氯量为30%的漂白粉10~15g/m 2 或生石灰50~75kg/667m 2 ,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带水清池时,水深1m,生石灰125~150kg/m 2 。漂白粉的使用剂量同上。

3.2 蝌蚪放养

蝌蚪一般在孵化后5~7d,卵黄囊消失,肠管沟通,开始吃食,这时可以将蝌蚪移到培育池中进行饲养。

3.3 日常管理

3.3.1 水质管理

蝌蚪培育池水质要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小于30cm时要加注新水,一般每5~7d加水15cm左右,透明度在30~40cm以上时要及时追肥。

3.3.2 施肥与投饵

在蝌蚪培育前期,一般要采取多施肥、少投饵、少换水的原则。每天泼施腐熟的人畜粪肥50~75g/m 2 ,以促进水中浮游生物生长繁育,同时视情况少量加注新水。在饲养中、后期,水中天然饵料已无法满足生长需要,此时应以投饵为主,减少施肥量,加大换水量,逐渐加深水位,至蝌蚪变态前,池塘水深可达1m左右。

3.3.3 调节水温

炎热的夏天,要采取搭盖荫棚、多换水、加深池水、在池面投放水生植物等方法,防止强烈阳光直射和水温过高,影响蝌蚪生长。

3.3.4 定时巡塘

每天早、中、晚巡池,观察蝌蚪的活动。如发现蝌蚪长时间漂浮露头,不游动、不摄食,表明水质变坏,或蝌蚪有病,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4 幼蛙培育

4.1 放养

放养时应严格按照规格大小分级饲养,保证同池个体规格一致。土池饲养,放养4~5g的幼蛙100~150只/m 2 ;30d后,体重达25~50g,放养80~100只/m 2 ;体重50~80g,放养60~80只/m 2 。水泥池饲养时,放养量可增大一倍。每次分池放养前将幼蛙在2%食盐水或5~10mg/L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20min,进行消毒。

4.2 前期培养

蝌蚪变态成幼蛙后,体质较弱,应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前期培育,宜投喂蝇蛆、黄粉虫或小蚯蚓、小鱼虾等,经过7~10d后便可开始驯食。

4.3 日常管理

水泥池精养池应该勤换水。高温季节最好采取流水形式。池上还应搭荫棚,水面放养水生植物。一般土池,其水位要随水温的变化而增减,并采取不定期加注新水和药物消毒等方法保持水质良好。

5 成蛙饲养

5.1 放养

一般在4月初至6月初进行放养。放养前,用生石灰150g/m 2 化浆泼洒消毒,7d后即可注水放蛙。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而定,水源充足、饵料有保障,可放养40~60只/m 2 。苗种下池前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以杀灭体表病菌和寄生虫。

5.2 日常管理

成蛙管理要点包括:1、除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外,还应采取池周种植花草招引昆虫,悬挂黑光灯诱聚蚊虫以及野外捕捉蝗虫、野杂鱼和人工培育蚯蚓、蝇蛆等方法,以补充食物供给。2、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流水形式。3、池中放养水生植物,但数量不可过多。4、加强防逃、防敌害工作。5、注意防病。科学投喂,积极做好池塘清洁工作,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杀毒。

6 病害防治

6.1 歪头病

6.1.1 病因

歪头病为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引起。主要症状为:病蛙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发病蝌蚪后肢、腹部和口周围有明显的出血斑点。部分蝌蚪腹部膨大,仰浮于水面不由自主地打转,有时又恢复正常。解剖可见腹腔大量积水,肝脏发黑肿大并有出血斑点,脾脏缩小,肠道充血。同时,“歪头”和眼球“白内障”是其典型症状。

6.1.2 防治

定期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疾病高发期间每月使用氟苯尼考粉、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粉和三黄散拌饵投喂,连续投喂5~7d。发病的蛙池应该进行隔离,防止歪头病对其他蛙池进行感染。

6.2 红腿病

6.2.1 病因

患红腿病的蛙表现为四肢无力、精神不佳、摄食欲望下降。病蛙四肢充血,腹部及下颌有出血点。病蛙死前常出现呕吐、便血等症状。该病传染速度快,致死量大,若治疗不及时严重的死亡率可达90%以上;多发于5~10月高温季节,主要原因为场地消毒不彻底,蛙养殖密度过高。

6.2.2 防治

每月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2次,做到不留死角,沟内可采用挂消毒剂点滴的方式保持消毒剂的浓度,达到彻底消毒的效果。发病期间,全池消毒,蛙内服恩诺沙星粉+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粉,连续5~7d。

6.3 腐皮病

6.3.1 病因

腐皮病是青蛙的一种常见病,由链球菌引起,是危害青蛙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时,病蛙背部、四肢表皮溃烂,有的眼球还有白色网状物覆盖。病情轻的蛙尚能少量摄食,重的则不食不动,直至死亡。

6.3.2 防治

青蛙感染腐皮病后,可以采取对水体进行消毒和药物拌饵进行投喂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水体进行消毒使用二氧化氯,每升水使用0.14g药物,每两天消毒一次,连续进行消毒3次,同时使用磺胺唑噻拌药饵投喂,每次每100kg青蛙使用10g药物,每天投喂1次,接连拌药饵投喂5d,症状便可得到控制。

6.4 气泡病

6.4.1 病因

黑斑蛙气泡病主要发生在4~5月的蝌蚪期和变态期,这两个阶段因为都生活在水中,长期投喂粉料易导致水质过肥。水体溶氧过饱和后在水中形成微小的气泡,蝌蚪会误食,另外气泡大量附着在蝌蚪的体表造成上皮组织顶起,引发的症状称为气泡病。

6.4.2 防治

间隔3~5d换水1次,温度高时2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20%,降低水体肥度。定期使用芽孢杆菌瘦水、分解残饵,以保证水质清新。黑斑蛙发病期间,应及时消毒以缓解、修复体表炎症,常用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此类消毒剂杀藻能力强,能迅速降低水体肥度。

7 结语

对于黑斑蛙的养殖而言,首先蛙类的饲养场地应该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其次要做好防逃、防盗以及敌害生物入侵的措施。在疾病防控方面,主要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三个部分。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指导方针,在做好蛙池清池、消毒的基础上,重视改善养殖环境、改良水体水质、合理控制投喂、避免应激反应等优化管理措施,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提取物,增强机体抗病力;当病害发生时,可通过“远诊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确诊,对症用药、适量用药、精准用药、绿色用药,推动黑斑蛙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