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28(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29)

导语: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24——意兴

L3-24 意兴

一 什么是意兴?

上一课介绍了蔡邕的《笔论》,这是千古名句:"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你看这个"欲"字,我标出为红颜色,因为这就是今天这堂课的主题。

"欲书",就是想书,想写,希望写,有兴趣写,这就是意兴。

例如茶杯,有个盖子。揭开盖子,茶杯里的东西就可以倒出来。这事情很容易,谁都能做。但人的潜意识不是那样容易打开的。

照佛洛伊德的理论,在潜意识和意识之间还有个保安,他称之为前意识,"前后"的"前",听起来跟"潜水"的"潜"同音,很容易想混。

这前意识就是把住大门,不让下层的意识进入上层。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释放出来。普通人根本不会去想这个问题,照蔡邕的说法,因为有书法创作的需要,所以"欲书先散怀抱"。

清代杨宾说:"作书须随意兴,若勉强应酬,不惟劳苦,亦必日退。然世人往往不谅,应酬稍迟,犹多不悦。艺至于工,反为人役,此王褒、萧子云之所以叹恨也。"

王褒、萧子云都是古代著名书法家,这两个人都感叹过,悔恨自己书法太好,弄到应酬不过来,反而得罪人,天天逼着写,苦不堪言。

书法创作需要意兴,兴致勃发、兴致盎然才会有好作品。

艺术家和工匠不同,工匠是生产为主的。举例来说,你是做碗的,每个碗底部要写一个"寿"字,你天天在写,当然越写越熟练,越写越好看。

但你上班譬如说每天要写一百个碗,这时候可不给你讲心情,老板不管你潜意识打开没打开,总之生产定额一百个,你就得不停地写。像这样产生的是工艺品,艺术品不是生产性的。

简言之:

· "欲书先散怀抱","欲书"就是有意兴。

· 意兴是触发点,引起创作的欲望和冲动。

· 兴致盎然则利,兴致索然则败。

再通俗点说,不想写的就不要写,不欲书就不能散怀抱。"书者散也"是心法,心法先于技法,但如果没有写的意兴,心法就不会启动。

二 孙过庭论书法创作的五个条件

孙过庭是唐代书法家,我们现在看到的有唐一代学王羲之小草者,当属孙过庭第一,水平最高。而且他的论文《书谱》,是学书法者必读之文章。使转就是他总结出来的,而且做了定义。《书谱》说的都是他书法生涯甘苦之言,非常有用。

孙过庭说:"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疎。略言其由,各有其五:"

"乖"意思是背离、不合。"一时而书",当你书写那一刻,有五个条件。如果都合了,作品就流畅秀媚。如果违背了这些条件,作品就凋敝粗劣。这么一说当然要警惕了:"那五个条件呢?我有没有呢?"

"神怡务闲,一合也",这是第一个条件。"神怡"和"务闲"不是并列的,而是有因果关系。"神怡"是神情平和,心情愉快。

中学语文书陶渊明《桃花源记》"怡然自乐"。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都是一个意思。为什么愉快?因为"务闲",今天有空、有闲,有时间。

《千家诗》收入唐代李涉《登山》诗,以前儿童都会背:"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书法现在为什么是小众趣味,一个原因就是要有闲。现在的人都忙个不停,没时间风雅。其实人生有半日闲,顿觉放松,找回自我,可谓一种幸福。

第二个条件:"感惠徇知,二合也"。"感惠"是感激朋友恩惠,"徇知"就是报答知己,想写福字给知己朋友,这是有动机。

请注意所谓"知己",如俞伯牙和种子期,必定是兴趣相同,品味一致,所以有高山流水之叹。如果你朋友不懂书法,不喜欢书法,而且审美观和你相悖,我劝你不要送作品给他了,只会吃力不讨好。

第三,"时和气润,三合也",这是气候好。气候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力、晴雨等等,太干太湿,太热太冷,对人的心情极有影响。天朗气清和阴暗潮湿,心情当然不同。如果满天雾霾,心情一下子就坏了,对不对?

第四是讲工具:"纸墨相发,四合也"。看起来只讲了纸张和墨,这是行文省简。 "纸墨相发",纸墨怎么会出现在纸上?当然是通过笔毫写上去的,所以是包括了文房四宝。而纸张衬得住墨色,这纸和墨就要挑选过。

唐朝人写作品先要选择纸张。韩方明《授笔要说》记载,他第一个老师徐璹教他:"夫欲书先当想,看所书一纸之中是何词句,言语多少,及纸色目,相称以何等书令与书体相合,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当。"

"色目"就是种类的意思,唐人常用加工纸、染色纸。

传为张旭《古诗四帖》是唐代作品,用了五色笺纸写,增加了整篇感染力。

染黄纸在唐以前已经使用,抄写佛经常用这种纸,相当托墨色。当然用白纸也是有的。

还有著名的薛涛笺,据说有十种颜色。

最出名的是用臙脂木浸水所得红色染纸,加云母粉干后,还会出现松花纹。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薛涛笺出售,有兴趣可以试试。

第五个,最重要的,也可以说书法艺术最特殊的,"偶然欲书,五合也"。"偶然"相反词就是"经常""一贯""必然",书法创作能不能随时可写?不能的。兴致是一种心理,想写,有意兴推动你写,这是最容易出好作品的时候,要赶紧写,趁兴而行。意兴是有时间性的,通常几小时或半天就过去了。

中文有很多词语形容两种对立的心理状态:一是有兴致,如意兴盎然,兴致勃勃。二是没兴趣,如意兴索然,意兴阑珊等等。众所周知,有兴趣去做一件事情,成功的可能很大。相反的,对某件事情没兴致,勉强去做,没好结果。

刚才是讲书法需要五个好条件,反过来就是不好的条件。第一条,"心遽体留,一乖也"。古文中"遽"的意思较多,一是恐惧、惊慌,如《楚辞》"众骇遽以离心兮"。二是急迫,赶紧,如《国语》"公遽见之"。"留"在这里是滞留的意思,离不开就是留。"心遽体留"就是匆匆忙忙、公务缠身,没时间,没有空,香港话"唔得闲"。

第二个乖,"意违势屈,二乖也"。违反我的本意,没动机,屈服于势力不得不写。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书法家最痛恨。我也碰到过这种情况,去参加一个集会有人要我写,派个大个子从后面拦腰紧紧抱住:"不写不让走!"这时候哪有兴趣写作品,只想着怎样生存了。

第三,"风噪日炎,三乖也",这是讲气候不好,"风噪日炎"则墨汁容易干,黏住笔毫使展不开。加上一身大汗,以前没有冷气,有些名家都曾赤膊上阵。反过来太冷也不行,缩手缩脚,气血不和。以前砚台中的墨汁都有冻住的时候,所以中文有"砚冰"这个词。唐代周贺《冬日山居思乡》诗:"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这种气候当然大大影响创作心情。

第四条,"纸墨不称,四乖也"。这是器具不好。晋唐人常用加工纸配以浓墨,纸的加工四级课程会介绍,如果纸太差,墨汁太薄,他们是用不惯的。现在市面上的墨汁、纸张,你用过就知道好坏相差很大,所以我刚才引用徐璹的话,写作品纸张是要挑选过的。

最后一条:"情怠手阑,五乖也。""怠"就是懈怠,没意兴。"阑"本义是门遮,引申为阻隔。李煜词"春意阑珊",辛弃疾词"灯火阑珊处",那就是衰落、萧瑟的意义。"手阑"就是手腕不顺,不听话。正如明朝王世贞说"腕中有鬼",小鬼捣蛋写不好。

三 书法创作的过程

现在我把"五合"和"五乖"排出一张表。时间、动机、气候、器具和意兴五类,其中哪一类最要紧呢?

孙过庭这样总结: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

这里讲了三样东西,时、器、志。《说文解字》说:"志,意也",《毛诗序》说"在心为志"。

在书法创作中,"得时不如得器"时间和气候影响较小。"得器不如得志",器具的影响不如得"志"。和"志"有关的,一是动机,二是意兴。这二者中,有动机想写作品给朋友,还是写不成。为什么?因为要等意兴。只有等到"偶然欲书",兴致来了,这一下什么都解决了。

回过头来看韩方明引徐璹这段话:"夫欲书先当想,看所书一纸之中是何词句,言语多少,及纸色目,相称以何等书令与书体相合,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当。"这是准备工作,然后开始写之前要有个"意":"然意在笔前,笔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用笔是在心法之后的,笔一动须有法,这是小圈。

接下来讲大圈,大圈事先都要想好了:"想有难书之字,预于心中布置,然后下笔,自然容与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无法,任笔所成,则非谓能解也。"

这样我们知道书法创作的整个过程了。

大约就是四步:准备、等待意兴、这是触发点。然后运用上一堂课讲的心法,最后开始书写,运用技法。准备工作如徐寿所言,看写些什么,字数多少,还要挑选纸张,决定用哪一种书体,等等。

一个字的取势,大圈怎样走法,都是准备阶段完成的。准备好了没有马上写,要等兴致,有兴致才能发挥好。这就是孙过庭所说的"偶然欲书"。这一步很多人不理解,但你想想,生活中很多事情,比如春游,没兴致你会去吗?

到你真想写了,"先散怀抱",解放潜意思。蔡邕教我们:"任情恣性"、"默坐静想"、"随意所适"还有"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我这里不够地方写了。这是意在笔先,到这一步,动笔挥毫。这时技法充分发挥,主要就是三件事:用笔、识势和裹束。这是平时练熟的,无须多想。

一张成功的书法作品,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你说容易吗?

一个艺术家,一生精品也没几张。就好像运动员,一生能打破几次世界纪录?好不容易创造了一个,你让他第二天再重复一次,往往就不行了,艺术家也是这样。

王羲之写《兰亭序》,只有这张草稿最好,

后来又多次正式重写,再也没有超过这一张的。临时的意兴、心境、技法的发挥程度、没法重复一次的。

人无法在一生中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河水是流动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艺术品记录了我们的欢乐和痛苦,也反映人生的无奈和苍凉。

谢谢。

本节要点:

· 意兴是创作的触发点。

· 孙过庭:好作品需五个条件。

· 书法创作四个步骤。

复习思考:

· 无意得之的草稿,反而比正式作品好,其他艺术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 书法需要热身,往往开始写手生,写了几个字,或者几行后越写越顺,越写越好。这是什么道理?写作品的时候,怎样利用这一规律使整幅作品的水平提高?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