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什么是认识论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什么叫做认识论)

导语:什么是认识论?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心理学是从哲学衍化而来的科学,哲学旨在研究世界整体,它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为研究对象。而心理学是在哲学的基础上对人类思维心理进行专门研究的科学。因此心理学和哲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就像物理学脱胎于自然哲学一样。

“心理过程”,在哲学意义上被称为认识论。心理过程以客观事物为对象,表示在一定时空内人的大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过程。在哲学之中,这个过程被表现为意识的发展过程,黑格尔把这个过程叫做“精神现象学”,自胡塞尔以后,则简称为“现象学”。

研究心理过程,首要的课题是“我们的观念、认识是怎么来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发展的”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心理过程的两个阶段,即认识的起源过程和认识的发展过程,它们是认识论的核心问题,任何哲学家都无法进行回避。

认识论是任何哲学体系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哲学家们在认识论领域中的争论

自从笛卡尔以后,近代哲学史上,几乎每个著名的哲学家都对认识问题给出自己的答复,组成各种不同的阵营。

对认识论问题的答复最初把西方哲学家分为两派,一派是经验论派,另一派是天赋观念派。柏拉图是天赋观念派的鼻祖,他率先指出知识是天赋的、是本来就存在的,学习不过是对本来就存在的知识进行回忆而已;亚里士多德是经验论的先驱,他反对柏拉图,认为人心就像平滑的腊块,一切观念都是外界对人心的反映,是印在腊块上的印记,不存在天赋的观念。中世纪的经验哲学一般都采用了柏拉图的天赋观念论,因为这有利于说明基督教的教义是天生就存在人们的脑子里的。在过了一千年以后,作为近代英国哲学的鼻祖——培根出现了。

培根是英国经验论的开创者,他强烈的批判经验哲学的天赋论,认为认识的来源是经验而非天赋,也正是从培根开始,“理性”才成为了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比培根略晚的是笛卡尔,培根与笛卡尔都看到感性具有欺骗性的缺点,为此培根主张的给予认识辅助的工具论,而笛卡尔却主张怀疑一切,抛弃感性而去构建他那没有地基的形而上学思辩大厦,从而使天赋论再次复活。

在十七世纪,欧洲大陆上流行的是形而上学,由笛卡尔、马勒伯朗士和莱布尼兹组成一个阵营,而在大洋彼岸的英国,则出现了霍布斯与洛克的阵营。洛克写了一本《人类理智论》,用来批判笛卡尔;莱布尼兹则立即反击,针锋相对的写了一部《人类理智新论》,坚决捍卫笛卡尔。从这时起,认识论上升为西方哲学的首要问题。

认识论分为认识起源论和认识发展论两部分

到了十八世纪,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将经验论介绍给法国人,之后包括狄德罗、孔狄亚克、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在内,大部分启蒙思想家都是经验论者,他们对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进行批判,推动了无神论的发展。

十九世纪时,德国古典哲学出现,康德用二元论来动摇唯物主义的地位,并且试图重建“未来形而上学”,反对经验论,恢复天赋论。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后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用辩证认识论来解决这桩哲学史上的公案。认为认识来自于实践,最初表现为感觉、经验等感性材料,这是认识起源论的唯物主义基础;其次认识是发展的,感性材料不是不变的,而是通过实践的作用,发生质变,上升到理性知识——也就是过去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些概念的、思辨的、天赋的东西,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被表述为:认识不是天赋的,而是来自于实践,并且认识的过程不是不变的,它具有上升、发展的特点。

至此,对于心理过程的第一、二阶段——我们才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我们知道这两个阶段是对事物的感知与理解阶段,是形成正确心理认知的前提。但哲学家们忽略了,人类的认识还存在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动机,让认识重归于实践。

人的意志会对认识产生干扰,影响实践

基于哲学认识论,人们往往产生一种误解,说“人是理性的动物”;其实早在卢梭的《论风俗》中就已经指出这种错误了,卢梭认为人绝非理性动物,从更本质的层面来说,人乃是“感觉的动物”。人有七情六欲,感觉器官、主观情感往往左右着人们的判断,以至于明知道会产生伤害,也无法抵制感官刺激的诱惑,做出与认识相违背的事情来。

心理过程是不是在认识阶段的最高阶段——理性阶段就终止了呢?其实不是,尼采有一句话很深刻,他说:“我认识不了我不想认识的东西。”——情感给认识划出了界限,情感是认识之外的东西。情感是指人对事物的态度,由于心理过程中存在心理主体性因素。心理的主体——人不是独立于心理过程之外的,要把主体、把人放入心理过程之中去。要在“我思”的同时考虑到“我感”,充分顾及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是建立在认识之上,情感正是这种能动性的表现,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主体对认识、对客观事物作出的评价,是从理性阶段过渡到意志阶段的桥梁。

认识的最后阶段是理性——前面说过,培根和笛卡尔都发现感性的不可靠性,发现感觉的欺骗性。对此,注重感性的培根主张用工具来弥补感性的缺陷,并且继续保留感性的认识主导地位。笛卡尔则主张抛弃感性,不以感性为基础,而是以思辨为基础,构造一座不依赖于感性的理性大厦。他们俩人都没有发现感性与理性的联系,培根是换汤不换药,笛卡尔是泼水时把孩子连同水一并泼掉了。

对理性的认识同样出现这种错误,康德继承了休谟的怀疑论,最先对理性作出了批判。他从理性推理中发现了二律背反,从而确认了理性也是不可靠的。但康德对理性的批判得出的结论跟笛卡尔一样——要抛弃理性,想要放弃理性而主张意志自由。这直接引领了叔本华、尼采、存在主义、实证主义等现代西方哲学的反理性倾向。

尼采等意志主义者用意志来否定理性,而我们则将意志视为理性的进一步发展

人类认识的第三个阶段:意志

在心理过程中,意志是指人自觉提出目标,并且有意识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这是我们对意志的理解,而在康德、叔本华时代,则不是这样,意志被看为是一种脱离于理性、并且反对理性的心理状态。尼采认为理性好比一个瞎子,而意志是一个强有力的瘸子,意志伏在理性的背上,命令理性前进。意志主义出现后,西方哲学家都纷纷选择了抛弃理性,无论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萨特的意志自由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无不表现出这种无理性的意志主义倾向。这些人都没意识到——没有理性的意志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就像没有感性基础的理性认识是幻想的一样。

笛卡尔抛弃认识的感性基础,在天赋论的掩护下,构建起一套形而上学的思辨唯心主义大厦。这座大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变成真正的无所不包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尽管这座大厦看起来是如此的庞大,但只要有一个唯物主义者——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就可以把他推到。费尔巴哈出现在黑格尔之后,他从对宗教的批判入手,揭露了黑格尔大厦的脆弱地基,揭露了它的宗教哲学本质,从而成功的战胜了黑格尔和天赋论。

同样,那些抛弃理性的意志主义者在重走笛卡尔的老路,在没有感觉、认识的基础上,主张所谓的意志自由,所谓的处理和改造,必然要走向盲动而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将意志放在了理性认识的后面而不是对立面。人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是流于表象的感性认识,只能了解到事物的外观与现象;第二阶段则是深入到本质的理性认识,能够认清事物的本性、规律及发展趋势;第三阶段则是建立在以上两个阶段之上的意志,我们把事物理解透了,就会产生如何运用它们的想法,产生出实践的动机,知道要怎么做以及如何去做。只有到了这个阶段,认识才算真正的完成了。

从认识回到实践,还需要有意志、动机作为中介

人类的认识一共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认识论中的三个阶段不是平行并进、相互独立的,而是彼此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认识阶段是基础,情感阶段是中介,意志阶段是最高阶段——在意志的后面便是实践、行动了。由此可见,意志绝不是脱离理性、与理性相对立、相敌对的存在。而是理性高度发展的产物,意志不能脱离理性,理性不能不发展成有理性的意志。这才是二者之间真正的关系。

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能力。人只有认识了一切事物,能对一切事物都能做出决定时才是绝对自由——而这是不可能的,认识的无限性决定自由的相对性。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说得比较好,他说,自由之于意志就如重量之于物质,意志是特殊的思维方式——我能想象(理智)我想要(意志)的东西,我不可能想象不出我想要的东西,我想要的东西也不可能不可想象——理智与意志在这里实现了辩证的对立同一。

因此,对心理过程的认识被科学的表述如下:人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进行感觉经验,从而获得认识过程的感性材料;感性材料在积累到一定阶段后,会发生质的飞跃,发展成理性的思维能力,理性的出现标志着知识过程的完结。基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人心依据主体的价值取向,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这个过程就是情感过程。情感过程是从知识过程过渡到意志过程的中介,人依据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形成有意识的目标和动力,促使人进行行动。意志过程是心理过程的最后阶段,在意志过程后,心理过程便转化为行动和实践,标志着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上升规律。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森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