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的失败是什么值得反思(教育失败的几点)
导语:观点“中国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学的东西太有用”
-1-
老师说:看那些“没用”
九岁的小侄女背起小书包,步入小学,终日看她在写字桌前忙碌,书桌上面堆满了《小学生每日必备单词》,《数学新标题丛书》,这么一个稚嫩的小孩子,每天埋头在一张大大的书桌前吭哧吭哧的用功,这种场景着实有些滑稽和让人无比心疼,我凑上前去,发现书桌上无一例外全是教辅书,我便问她,“我给你买的《经典儿童文学》去哪了?”
她头也不抬甩给我一句话:“老师说那种书没用,要抓紧学点有用的。”
我的手一抖,不太敢相信这句话出自一个九岁孩子的口中,因为我的九岁,还在《格林童话》这类课外书中畅游,而什么都不懂未曾体验过世界神秘的小女孩,是如何能够老练的判断出什么知识对她有用还是无用。
星期一,我顺路送她到小学门口,各种 英语班,奥数班,作文班在那里安营扎寨,忙不迭的往我手里塞传单,说的天花乱坠,学了就有用,上了就涨分,我仿佛陷身于一场急功近利的教育狂欢,望着小侄女背着沉重的书包走进学校,我竟无言以对。
去年的我,去书店调研的时候挨个询问买书的家长:您给孩子买这本书的理由是什么?
家长的回答如同考卷印制的标准答案;“有用”家长问我,看了你们的书,我的孩子能多认字吗?能会算数吗?能考第一名吗?
-2-
从那时起,我领教了中国父母对教育的“有用论”态度弹钢琴是有用的,玩沙子是没用的。背唐诗是有用的,看小人书是没用的。上补习班是有用的,过家家是没用的。下围棋是有用的,堆积木是没用的。所以考不了级,不能拿证,没有加分,不算特长,无助于考重点的,家长都振振有词:学这个,“有用吗”
在中国父母的认知里,连读书都被划分为有用和无用。升学求职,教辅应试,成功经验,这些“有用”的书,常年占据着孩子的书包和书店的畅销榜,在堆积如山的教辅书中一路冲杀的孩子们,却无法得知,究竟是从“有用”的教辅课程中受益,还是在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中获得人生的益处?
-3-
教育没有绝对的“徒劳无功”
中国父母所说的教育“有用”多指的事立竿见影的马上有用,衡量知识的尺度,是以分数,考级和升学为标准,有助于此则有用,无助与考试则无用,八个字形容我们当下的教育: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曾对毕业二十年的校友做过调查,他发现:老校友更后悔当初没有更多的去学习那些看上去“无用”但后来很有用的课,比如一些,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类。而当时所谓“有用实践”的课,随着时间的冲刷变得如此无用。对于人生而言,“有用的东西”可能只是暂时有用,以后一生无用;而“没用”则可能是暂时没有,以后终身有用。
如果你想培养一位循规蹈矩,没有思考独立性的孩子,可以让他学习眼前“有用”得知识,做有用的习题,如果你是一位眼光够长够远的父母,则会让孩子多读无用的书,做无用的事,花无用的时间,耗无用的精力,因为人生最长远的目标,都在于那些不被功利衡量的无用。
如果有可能,不必去做一个有用的人,但要做一个有趣的人。太多的人直奔“有用”而去,而活法不够好,去学习那些无用的知识,去拥有一颗丰富的心灵,去触碰,感知,体味,享受生命中那些缤纷有趣的色彩,做一个灵魂丰满的孩子,让孩子的人生旅途迈步稳健,行路长远。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朋友爱搞笑”需要你的关注支持。
本文内容由小碧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