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天幕红尘叶子农的死(天幕红尘叶子农为什么有危险不回国)

导语:《天幕红尘》叶子农|“去二不着一”看问题

【说明】全文1422字,阅读需要5分钟。

在《天幕红尘》第十九章里面,迪拉诺的总裁乔治邀请叶子农到美国,希望通过自己想到的难题,让叶子农就范,逼迫他签订之前策划的《共产主义运动一百年》项目的合作意向书。

在乔治的办公室他出了两道题:

1、真理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2、唯有变是不变的。

叶子农需要驳倒命题才能拿钱走人不签合作意向书,如果没有驳倒就需要在意向书上签字。

叶子农在办公室没看题之前就让乔治秘书拿袋子给自己装钱,因为他知道对方无论出什么命题必然有漏,因此在秘书帮忙装好钱,他看完两个命题后只说了一句话“您这个‘唯有变是不变的’还变不变了?”乔治沉默许久就认输了。

叶子农认为凡是能推导出自己该签那份合同的原理设置,就必然有漏,甭管他的具体设置是什么,都必然是有漏的,只是这么漏与那么漏的区别。乔治设置的相对于绝对的命题,是边见有二,是个逻辑陷阱,引导自己去承认变与不变的命题,但乔治不知道变与不变的命题虽然去二归一了,但也只是出离了边见有二的境界,去二仍着一,并不妨碍一仍然有漏,因为不空。

上面这段话里面包含佛学禅宗的内容,理解起来会有些费劲,首先什么是边见有二?

佛家讲见惑中偏执于五见,五见分别是:身见(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边见有二”中的“边见”就是五见之一。佛家认为芸芸众生之所以无明,皆因见惑(外在的感官)、思惑而起(内在的思想意识),所以受二惑所困。

什么是边见?是偏于一边的恶见,也就是堕入二边。

我们习惯于一直在二元对立的思维场里面打转。二元对立是人类正常的思维,众生都活在二元世界观里面,而佛家认为二元并不存在对立,是完整和谐的统一体,进而引申出“去二归一”的思想。

但是“一”也不究竟,还着在“一”上,这才又引申到了“去二不着一”,也就是叶子农所讲的“空”。

乔治的两个命题看似无懈可击,那是因为我们都活在“边见”中,也可以说生活在“二”的世界中,如果不“二”也就不是众生了,在众生眼里,认为不“二”就证明自己没有观点,没有立场。只有立“二”才能表现自己是“聪明人”,才能证明自己比谁都明白,是个“明白人”。并且文化越高的人,越容易表现突出,也正因为众生有这样的偏执和见惑,所以叶子农才说,这世界就是一个“场”的世界,无“场”众生就没办法证明自己是“明白人”,还怎么互怼呢?

乔治出命题就是希望叶子农是个“明白人”!

而叶子农却告诉乔治“去二不着一”!

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没有自己的立场,总会被他人说没有主见,喜欢随大流,因此慢慢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立场、选择、纠结、对立等等,不知不觉就让自己身处于“二”元对立的世界场里面,各式各样的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善恶、美丑、对错、一一呈现。然而世界的一切皆是事物的统一体,不会因为人的立场、观点等等而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一朵花,不会因为人评判美丑而改变花的本来。人无论面对善恶、对错、美丑、等等,从事物的整体来看皆是如此。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要没有善恶、没有美丑、没有对错、对万事万物都能公平地对待,确实太难了。我们都太希望自己是“聪明人”,是个“明白人”,从而“边见有二”的烦恼就在不知不觉中加深,这也难怪乔治会陷在其中,毕竟他所处的那个场,让他必须是个“聪明人”和“明白人”。

而叶子农已经通过自己的觉悟去到了“去二不着一”的境界。

诗曰:

边见有二无明造,

去二归一显清凉。

一化空中生妙有,

空有圆融自解脱。

本文内容由小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