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中香草美人的含义(如何理解楚辞中的香草美人)
导语:品读文学|试论《楚辞》中“香草美人”的文化内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是来自《楚辞》中的《离骚》,象征着作者自己不畏艰难、勇探寻和忠心爱国的精神。《楚辞》作为我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由其作者楚国诗人屈原根据当时的南方民歌并结合了楚国的方言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具有自传性,其中所表达的感情真切动人,而诗词中常出现的“香草”和“美人”这两个意象更是全文感情的承载,所以了解这两个意象是我们读懂《楚辞》前提之一。
一、屈原创作《楚辞》的背景战国时期,是继春秋之后的又一场政治大变革,七国争霸,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百姓为之苦。屈原虽出生于贵族,但自幼在百姓中长大,所以深知老百姓的疾苦,从政前,便多多帮助和关心老百姓,从政后,更是将民生与国家利益放在前位,上忠于君王,下体恤百姓,品德高尚美好,推崇“美政”,从香草美人中也可看出他的“美政”思想。
他虽美好向上,但一心的忠义善良与变革热血在朝野的争夺中没有取得优势,没让他很好的生存下去,“荃不察余之中情戏,反信谗言而齋怒”,其他臣子的嫉妒与排挤和楚怀王的纯纯听信,让曾创下政绩他多次被流放至汉北,最后至于江南,心酸失望,流离失意,最终投于汨罗江中,悲愤离世。
屈原在生前创作的《楚辞》不仅包含了楚国的地域文化历史风情,还叙述了他的平生理想和政治追求,其中《离骚》更是借多种手法描述了他从政之时所被排挤、不被信任和终被流放的苦痛经历,“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上了船不知道将船桨摇向何方,回首望去,纵使我再怎么忠心于我的君王,以后也再也都见不到了。
二、香草美人的产生背景和意象解读香草美人,现在作为成语被我们所运用,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或指忠贞贤良之士。香草美人一词最初不是源于《离骚》,而是西汉王逸的《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灵修美人,以譬于君。”所以此后的香草美人被常用于政治生活中,芳草常喻忠臣或坚定的忠心,美人常指君王。而在最初的《楚辞》中,香草美人的涵义远远不止于此。
1、喜用香草以明志的原因
屈原本身是非常喜爱香草的,光是种植都种了许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大概是觉得自己与香草有相近相亲之处吧,他还将香草运用到了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浴兰汤兮沐芳,华彩衣兮若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餐桌上有,沐浴中有,感觉屈原就像是生在香草里的人,如同香草一般淡雅清香。
《楚辞》中香草的运用与意义。香草在《楚辞》中可指多种植物,这些植物通常气味淡雅、姿态柔软,与气味不好的恶草相对,以喻人高洁的品质或各种美好安静的事物。被运用到的香草据统计共34种,其中出现最多的是“兰”、“芷”、“芳”、“蕙”等,用在不同处代表多种的意义。
对谗言不断的小人的憎恶。“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佩戴香草以拔除不祥,防止恶浊气味的侵袭;“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我希望我的香草它们都能枝繁叶茂,等待成熟的季节让我来收获它们,即使自然地枯萎死绝又有何伤感,可悲的是它们中途质变,腐烂不堪。香草得到后是用来防臭的,此处用来比喻希望小人们都离自己远一点,离自己的君王也远一点,但脆弱的香草被小人们所折磨,还未长成,就已经不是原来美好的样子了,更别提用来防止小人了。此处可以体现屈原的“精神洁癖”,也是他最后选择离世的原因之一。
是自己高洁品质与远古智慧的象征。“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是指屈原能将香草做成精巧美丽、人皆爱之的样子,而这种技艺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比喻自己的学识都是他向古代圣贤所学习而得到的,不是现在轻浮的世俗之人可以轻易习得的。用以讽刺那些只会趋炎附势的猥琐小人,愚蠢又可恨,让人厌恶不已。
是让他被诋毁排斥的借口。“既替余以惠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他被谗言所攻击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所佩戴的香草,即他所提倡的“美政”,君王如同被蒙蔽了双眼,看不清小人的真面貌,还认为屈原所佩戴的香草是“欺君之草”,这一贬,就是屈原的下半辈子。
是他找回自己与正道的方向指引者。“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兮”,将我的马骑入兰草丛生的地方啊,躺在椒树丛中以休憩,即使被贬谪了,依然还能在各处找到让人平心静气、给人以安慰的香草,让我依然坚持我正确的理念。
2、用美人作象征的原因
有香草自然也就有与之相配的美人,美人一方面常常指那自己追求不到的美人,再引申一下,便可以是品行高尚、自己所敬重的人;另一方面用美人来表达情感,古人们用美人来表达情感的作品屡见不鲜,以这样的巧妙视角,往往能准确地体现作者的意思。在屈原的《楚辞》中,美人也有多重涵义。
指那离自己越来越远、不辨是非的君王。“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仔细想一想九州这么的博远广大,难道只有这里有美女(指双眼被蒙蔽的君王)?劝说你早早远走高飞吧,哪个真正想要美好的人会放弃你?此时的屈原已经对楚王失望,想着远离了君王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指政治斗争中被排斥、贬谪的自己和那些不断挑拨离间、谗言不断的小人。“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政治斗争就如同后宫的斗争,为了得到君王的宠幸,不断诋毁那个最美又最清高的妃子,从而达到自己独得恩宠的目的,宫中甚是险恶,想好好守护自己的美都很艰难,只因你档着了别人荣华富贵的道路,利欲熏心的小人们联合起来,只能让忠义贤良之士陷入险境。
指神话中的洛水之神。“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宓妃,传说中伏羲氏的女儿,因溺死于洛水,成为洛水之神。就如自杀者死前会留下的种种讯息一样,这个神话提示了屈原将要结束生命的方式,也是有屈原死后所向往的境界的吧——带着自己高洁的品质从被种种污水泼身的世界中脱身,与洛水之神一样,以另一种形式造福人间。这自然是没有实现的,但有敬他爱他的百姓纪念他,也算不被世人们所忘记了。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前面对香草美人的涵义分析已经预示了屈原最终的悲剧性结局。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算了吧!国内没有贤人,没有人了解我,我又何必怀念自己的故乡!既然没有人能与我一起致力于实现政治理想,我将追随彭咸跳水投江。失去了重回故乡的机会,再没有与自己同协共进的良人,生而不能完成自己的志向,朝野上的小人也不会让他好过,倾身一倒,便是明志了。
三、结语结合上文可见,“香草”与“美人这两个涵义丰富的意象,是我们理解《楚辞》重要掌握点,忽略了它们就等同于只翻译理解了诗篇不完整的骨架,读起来意蕴的感觉大大减少,也不能做到更加深入地去理解作者的情感,那读《楚辞》还有什么意义呢?既不能理解屈原投江自尽的原因,失去了对他志向与美好愿望的明晰,那也就更不能理解为什么屈原死后百姓们纷纷纪念他、并为他投食于江中以防止他的身体被鱼所侵犯的原因了。
参考文献:
1、《楚辞》
2、《楚辞》中香草美人意向及现实意义
3、《楚辞全鉴》孙红颖
本文内容由小森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