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户知天下的意思(不出户知天下议论文)
导语:“不出户,知天下”,修身、正心、聚气,解读圣人的“内修”智慧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儒家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老子却认为“不出户,知天下。”
这两者看似很矛盾,其实读懂了就不觉得矛盾了,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一:儒家的话是说给普通百姓听的,而老子的话是说给圣人听的。
区别二:儒家的智慧是向外探求,而且要求比较低,只要去学去探索就行了,至于智慧能达到什么程度,就看你能读多少书,能走多远的路了。
而老子的智慧是靠内修,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智慧是做不到的,所以对知识的要求很高。
那么怎么才能“不出户,知天下”呢?老子举过例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意思是说天下太平的时候,马匹都用来干农活了,天下不太平的时候,战马都要在战场上下崽。
通过这些细枝微末的变化,就能知道天下了,这和古人说的“一叶知秋”是同样的道理,但这种认识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才行,不是一般人能看出来的。
“不窥牖,见天道”不用向窗外看,就能知道自然规律。这一点对学问的要求就更高了,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能看懂自然规律,而是要靠“悟”。
“悟”的要求比推理判断更高,不仅要求更高的智慧,还要求更高的专注度。《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意思是身、心、魂三者能不能合一而不分离,心态平静得像婴儿呼吸一样,这些都是“悟”的前提条件。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子反对外球真知的理念。《道德经》上说“少则得,多则惑。”走得越远,见识就越多,见识越多,就越迷惑,迷惑越多,知道的就越少。
《道德经》上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包括:动、强、刚、外;“无”包括:静、弱、柔、内。所以在老子看来,外求智慧也是不符合“道”的,只有内“悟”才合乎“天道”。走得越远,学到的知识偏离“道”越远。增加的都是些机巧智慧,都是误入歧途的表现,也是扰乱天下的根源。
所以老子紧接着说:“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意思是说圣人不用出行就能了解天下,不用看就能明白道理,不用做天下就能顺“道”而行。《道德经》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就是“不为而成”的具体表现。
总结:《道德经》上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好的德行是不要随着自己的性子去做,而是顺应自然之“道”去做。“天道”从来不会向万物解释什么,都是以行动去引导万物,所以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势,行不言之教”。
所以以“道”为标准去学习智慧,学到的才是合乎“天道”的智慧,才能做到正身、正心、正魄,才能做到“上德”。偏离“道”去学智慧或者学习偏离“道”的智慧,就会象老子说的“智慧出,有大伪。”偏离“道”的智慧越多,天下就会变得更加虚假混乱。而具有这些智慧的人就如同老子说的“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其实家庭教育也一样,人们常说的“言传身教”,符合“道”的方法是:多“身教”少“言传”。正如老子所说“行不言之教”,只要家长身正,自然会教出身正的孩子。
为什么要少“言传”呢?因为有两个弊端:“言”教过多容易导致孩子迷惑,迷则乱,乱则失,失则少,看似教了很多,其实小孩子能吸收得很少,甚至本来明白的道理都搞的不明白了。其次,家长的“言教”如果偏离了“道”,则容易把孩子带偏,偏离了“道”的教育自然就会失“德”,失“德”而不自知,接受这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又有多少好处呢?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琪创作整理编辑!